“能源、环境、健康……不管你是在中国、在美国还是在英国,其实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科研和教育、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世界应该是流动的。在很多时候,这样的流动,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所在。”帝国理工学院校长基思·奥尼恩斯日前在浙江大学参加以“大数据:健康·智能城市”为主题的“浙江大学-帝国理工日”活动中,作了题为《全球化与21世纪的大学》的主题演讲并接受多家媒体记者采访,他说,浙大与帝国理工“应用数据科学联合实验室”将为中英两国数据科学家提供全新的合作机会。
作为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英国顶尖高校之一,帝国理工学院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中国高水平大学、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奥尼恩斯认为合作“仍然需要加深”。这次,奥尼恩斯率团访华,是他一年内第三次访问中国,目的地包括香港、杭州和北京。他笑称,“从我个人与中国同行的交流频繁程度,就可看出英中在科教方面的密切互动,”奥尼恩斯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他第一次到中国开展科研项目,之后差不多每3年访华一次,近些年则每年至少3次。
奥尼恩斯说,我小时候,很多的英国人去加拿大、印度、美国,实际上,这个基本上是单向的一种流动,但是让人激动的是现在流动开始是双向的了,因为双向流动才是健康的流动方式,不仅仅在中国是这样。全球化使我们的研究越来越有流动性,研究工作本身也变得越来越有流动性。特别是在英国,从1995年以后,我们英国之外的学术人员的比例已经增加了20%到35%。同时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有流动性,在全球都是这样,留学生越来越多了。这个趋向什么时候会停止呢?实际上这种趋向可能不会停止。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10年,帝国理工大学的工科学生中,36%的本科生来自欧盟以外的国家,研究生有50%来自欧盟以外的国家。在英国,30%的学生是留学生。现在,有135000的中国学生到英国去留学,也有5000多英国学生到中国来。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可以说明在世界上我们学生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了,这也就从侧面证明我们这些年研究的发展变化。从我得到的数据,全球高校的留学生都变得越来越多了,青年人到世界各地去取得他们的学位、进行研究。确实有很多中国人也到英国来之后没有回到中国工作,但是我的所有的学生,博士生、博士后,他们都回到了中国来,而且他们都干得很好。我觉得,双向流动在中国和英国之间已经开始了。
“与其他科研机构相比,高校的优势在于更易于开展跨学科合作,这对于重大科学问题来说至关重要”,奥尼恩斯说。浙大和帝国理工选择了在“大数据”领域开启新的深度合作,双方分别在两校建立“应用数据科学联合实验室”,为两国科学家提供在同一空间共事的机会,在神经科学、生物工程、气象学等领域开展合作。这两天的研讨会,就是双方的第一次深度的学术交流。有20多位学者向大家报告了在应用数据领域的研究。“在这个数据信息爆炸的世界,这样类型的合作将会帮助学术机构把数据资产转化为有用的知识与有价值的产品。” 奥尼恩斯举了一个在数据在医疗中的应用。他说,在医疗中,如何快速拿到病人的实时手术数据对于手术决策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发明的智能手术刀(iknife),能根据细胞代谢的实时数据,自动区分癌细胞和健康细胞,以保证癌细胞的完全切除。他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代表性的应用数据研究成果,将会为疾病治疗带来非常好的效果。
(文 欣文/摄影 卢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