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上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主办、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高级研修项目”在浙江大学开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欧晓理作首场报告,为学员们详细解读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及政策。
本次研修班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4年高级研修项目”之一,旨在配合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战略决策,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有来自相关省(区、市)分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65名学员参加研修。
在为期五天的研修班期间,浙江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的相关专家学者将分别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文化与经济互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等主题,与学员们共同探讨“一带一路”的合作、建设与发展。同时,组织学员们赴阿里巴巴、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保税物流中心、义乌小商品市场等地开展现场教学,为学员就各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东中西区域互动,提供更加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加大沿线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提高沿线地区干部素质,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周谷平说。她希望学员们通过本次研修,认真学习,深入交流,实现思维创新,更好地为各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出谋划策。
据了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决策,浙江大学及时谋划战略布局,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在筹建2011丝路文明协同中心的基础上,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在2014年7月专门成立了“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以经济、社会、文化、外交、海洋、能源为主题,聘请了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牵头做主题研究。
(文 高楚清/摄影 张鸯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