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观点  访谈

社区医院发展,面临什么挑战?

发布时间:2014-11-03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张仁炳118094


    典型吐槽:
    

    ●一个实习护士给打针,针扎偏两次,手臂扎针处黑青了好几天。医院应该对护士的技术要求高一些,不要在病人身上试针。
    ●朋友在社区医院看病三次都没治好结果去了医院一下就好了。
    

    
校医院院长 张仁炳:
    

    
的确,当前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社区的防病功能没有真正落实,“小病”医疗在社区的目标远未实现。而就社会发展而言,只有社区卫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了,才能真正引导公众“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社区卫生服务以向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服务为主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公益的身份。在实际中,却面临着“缺人、缺钱、缺机制”等难题。
    
    缺乏高素质人才是社区医院发展的挑战之一。目前社区医护人员大多数是由基层卫生人员转岗而来,人才资源仍局限在专科水平上,以医疗为主,全科医学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匮乏。
    
    有的社区医护人员虽经过全科医学的培训,但多为短期行为,缺乏合格的全科实用型人才,不能适应“六位一体”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工作需要。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平均年收入为6万多元左右,较之大医院的医生待遇,有较大距离,年轻人一般还拿不到这个数,一个月到手也就3000多元,而在一些民营医院,底薪七八千元还有提成,这直接导致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很难留住人。大医院每年都组织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去基层医院送医、开专家门诊,但一年的次数少、种类少,主要是外科、内科、骨科等常见病,远水解不了近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是挑战之二。目前,患者对社区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的不信任,造成了医院病患“一边倒”的情况,在客观上也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发生;此外,社区康复医疗的环境条件和大医院相比也有较大差距。面对以上挑战,我建议: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理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推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心向社区转移。加大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力度,提高目前的社区公共卫生经费的财政补助标准,建立城市社区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激励、约束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要兼顾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其性质应是非营利性的有偿服务。科学测算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非医疗服务、基本社区医疗服务和特需社区医疗服务成本。非医疗服务包括预防保健服务、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等项目,该部分成本主要是公共和准公共社区卫生服务,应由政府财政进行补贴。基本社区医疗服务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特需社区医疗服务及其他服务项目,根据项目的特性和成本核算结果,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和收费标准。
    
    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医务人员的素质要求,社区服务医生不同于医院里的医生,除了坐诊外,还要上门服务,主动了解居民的需求,所以不仅要求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服务热情和沟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按岗位需求定期招聘人员,对紧缺专业和急需人才放宽招聘条件,加快解决基层医务人员匮乏问题。调整对两级医疗机构的投入比例,制定长远的全科医师与专科医生培养计划。提高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社区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与大医院医生待遇应相一致。同时建立轮换制,社区的全科医生要提高业务水平,可以去大医院进修,空缺岗位由卫生部门派人来顶岗。医学专业应届生考取医师执照后,优先安排到社区工作,积累一定经验后才能到大医院上班。对于志愿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技术人才,在职称和福利等方面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社区工作。
    
    利用社会资源解决人才问题。一是鼓励上级医院状况良好的离退休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兼职和任职,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素质低、难以取得居民信任等问题。二是调拨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加快正规化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队伍的建设步伐,建立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三是安排大中型医院综合医疗技术高的医护人员轮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聘请大医院的科主任担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副主任,提高社区医生的服务能力。
    
    3、双向转诊:让全科医生充当“守门人”。实施规范、完善的双向转诊制度可以让医院和社区实现优势互补,是连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的重要环节。引导和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制订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和监督机制,完善双向转诊的登记制,理顺转入、转出的运作程序,进一步拉大不同级别医院的收费差距和个人自负比例,确保转诊渠道的通畅。逐步实行全科医生首诊制,使全科医生真正充当“守门人”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入大中型医院治疗的患者康复出院时,同时向社区卫生院反馈患者康复治疗意见,以便社区医生对病人的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