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学术  科研

为土壤控肥减肥

发布时间:2015-01-30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高楚清23711


    专家名片:吴良欢 浙大环资学院教授,农业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专家,省粮油产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服务团队专家
    
    
技术特长: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植物营养环境生态学、新型肥料研制与工程技术等
    
    
治水离不开治土,治土必须解决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这是吴良欢教授的治水之道。
    
    “研究显示,我省约有10%的耕地受化肥、农药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处于高风险水平。”吴良欢说,其主要原因是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继而破坏水环境;过量的肥料还会渗入浅层地下水中,污染水质,影响人类健康。
    
    吴良欢长期从事植物有机营养与食品安全、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新型肥料研制与工程技术等的研究,又连续10余年担任仙居、余姚、龙泉等地科技特派员,用实验室的技术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在这期间,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他带领研究团队找到了一条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新型肥料施用的“智能”施肥的模式,帮助农民改变“随意施肥、凭经验用药”的“任性”。
    
    在仙居县柑橘主产区横溪镇上陈村,吴良欢为农户们找到适于当地推广的柑橘高产优质标准化施肥技术;在水稻主产区白塔镇东鲍村,通过不同工艺肥料种类及施肥配方的研究,提出了传统生产条件下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技术,继而在横溪镇三龙村,通过试验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机插、直播等轻型栽培条件下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
    
    “先从测土开始,给土壤肥力状况做个全面‘体检’。”研究团队专门研发了水稻、棉花氮素营养叶绿素计快速诊断法、水稻氮素营养叶色诊断法、蔬菜硝酸盐污染控制及速测技术。应用土壤测定结合作物营养诊断,“从田间取点土样拿到实验室,测一下土壤的肥力指标,告诉农民怎么施用基肥,再根据生长期间作物营养状况,告诉农民怎么施用追肥,也就是解决怎么施用肥料,用多少,什么时候用这一问题了。”
    
    2012年开始,吴良欢带领研究团队与绍兴市农技推广总站合作,开展“新型缓控释肥与水稻营养同步规律研究”,在袍江新区马山镇永兴村连续四年进行定点定位的田间对比试验;同时与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在杭州、宁波、绍兴、嘉兴、台州、金华、衢州、丽水等地全面推广与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相结合的缓控释肥施用技术。
    
    “植物有17种必需营养元素,只要有这17种营养,植物就能够生长发育,直到开花结果。但是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营养特性,我们要摸清楚每种植物的营养需求,确定养分配比及用量,定制并施用配方肥料。”吴良欢说,为了减少化肥的流失,研究团队还研发了包膜缓释技术和肥料增效剂。
    
    “普通的肥料施到土里,很快溶解,下场雨就流失掉了。研究团队采用高科技的膜材料把这些颗粒状的肥料包起来,因为膜上面有很多微孔,施到土壤里后,土壤的水分进入膜里,把部分肥料溶解,再慢慢释放出来,供根系吸收。”
    
    吴良欢介绍,一般土壤表面带负电荷,它能吸附肥料中带正电荷的铵态氮,但吸不住带负电荷的硝态氮。在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肥料里有针对性地添加增效剂,适当减少硝态氮,就能减少肥料的流失了。
    
    “氮越多,水稻越嫩,植株营养越丰富,病虫发生就越厉害。我们在肥料中加点中微量元素,如硅营养,同时减少施氮量,叶片挺笃,稻秆坚硬,虫子就不爱吃了。通过这种营养的调控,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用量”。
    
    2014年10月14日,离淳安千岛湖不远的临歧镇仰韩村,种粮大户鲁和友采用“智慧”施肥模式试验的水稻迎来收获季。经过现场考种测产,减量30%的施肥方案减少硝氮渗漏36.4%,每亩可减排纯氮1.58公斤(相当于3.42公斤尿素)。每亩稻谷产量625.7公斤,不仅没减产,反而比传统方式增产74.1公斤,增收255元。
    
    “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新型肥料施用相结合,以及肥料施用技术的改进可以节省肥料20%,亩均节本增效300元左右,同时可以减少水稻田硝态氮淋洗损失30%以上。”吴良欢说,如果淳安县27万亩水稻都使用该方案,每年可以少向千岛湖中“倾倒”相当于15个火车皮的尿素。
    
    目前,这种测土配方施肥和新型肥料相结合的集成施肥技术模式,已在省内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区推广,作物类型覆盖水稻、油菜、玉米、马铃薯、甘薯、西瓜、葡萄等。
    
    (髙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