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起,“浙江大学医学公众大讲堂”将正式启动。浙江大学在7家附属医院和校医院中评选产生的首届“好医生好护士”将轮流担任讲堂的“主讲”,面向公众科普自己最擅长的诊疗领域。即日起,大讲堂将通过中新社、浙江新闻APP、钱江晚报、浙江在线等合作媒体征集问题和听众。
2014年,浙江大学设立“医德医风奖励基金”,每年评选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好医生、好护士。2015年1月,首届由公众推荐、医院推荐和网络投票产生的“好医生好护士”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同时,医学院设立“浙江大学医学公众大讲堂”,20位入选者承诺每人结合自己的擅长领域,科普和面向公众主讲一期医学科普讲座。
校方认为,在医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希望通过一系列与社会公众充分互动的科普活动,来实现优秀医德医风的传承、弘扬与引领,成为高校的文化引领。医学院党委书记、浙大医德医风奖励基金秘书处主任黄河教授说,20位“好医生好护士”入选者是浙江大学七家附属医院和校医院15000名医护工作者中的优秀代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好医生、好护士的特质。加入科普行列,将是他们服务社会的用心之作。医学公众讲堂活动还得到了浙江省科协的支持,并成为浙江省科技馆知名科学传播品牌“科学+”系列活动之一。
4月19日上午,浙江大学首届“好医生”获得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将在浙江科技馆开讲《脑卒中筛查与防控》。自1980年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因。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带来的经济负担更是心肌梗死的10倍。脑卒中给我国每年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达400多亿元,脑卒中防控的形势十分严峻;但很多群众认识还不足、相应的健康宣教也没有跟上,对脑卒中筛查、早期干预重视不够,甚至连了解脑卒中知识的医护人员也不足30%。
张建民认为:脑卒中是可控可防的,本场讲座他将为公众讲解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大家的卒中知晓率,增强百姓的健康保健意识。对脑卒中的防控,需要患者与医生两者紧密合作,共同配合。一方面提高百姓脑卒中筛查意识,加强锻炼;另一方面建立脑卒中防控队伍,加强对脑卒中的干预治疗。
(周炜)
张建民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医师,浙江大学首届“好医生”获得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脑科中心主任、脑血管介入中心主任及胶质瘤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脑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任中华医学会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常委兼脑血管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常委,中国神经科学协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神经外科技术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NEUROSURGERY中文版》等多家核心杂志编委。荣获201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下一期:
2015年4月25日 陈志敏 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