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人物

软骨细胞应用新思路的发现

2015全国挑战杯特等奖项目立项人陈鹏飞小记

发布时间:2016-01-05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王天泽 武坤昊6383



    实验室的时钟指向晚上十点半,陈鹏飞从大大小小的培养皿中间直起身子,整理器材准备回寝室。临近深夜的紫金港行人稀少,他一边骑车,一边还在思考:改变下试剂的配比会不会更好?对,明天还有早课,回去预习预习教材。
    这就是陈鹏飞大三一年的生活常态,今年,他研究的课题《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获得了全国挑战杯特等奖,而这成功的背后,是他长达两年的不懈努力。
    
    
一个暑假看约40篇论文
    
    陈鹏飞开始这项研究时,是大二结束的暑假。之前对陈鹏飞进行过实验指导的前辈给了他一些灵感,他发现这个方向的课题研究似乎很有价值。随后,他在pubmed(一种应用广泛的医学搜寻引擎)上查阅了近40篇文献,还用一个暑假完成了一篇英文综述,最后确定下了这个课题。
    “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离我们很远,其实它与我们又很近,特别是与骨关节炎患者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我国有1.2亿名患者,致残率更是高达53%,目前常用的外科疗法有人工关节置换等,创伤较大。关节炎难以治愈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软骨细胞的病理改变和软骨再生能力不足,陈鹏飞的研究针对这两个方面,提出了把生长因子与生物材料相结合的方法,减缓软骨细胞病理改变的过程,促进软骨的再生。这可以减少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大费用高等缺点,并良好地应用于骨关节炎、骨坏死等的治疗。
    
    
全天候的勤奋
    
    大三时,陈鹏飞还有很多课程要上,有的难度还比较大。但只要没有课,他就会直奔实验室去做实验。每晚下课后一直到晚上十点半,更是他雷打不动的“实验时间”。就这样,大三整整一年,陈鹏飞泡在实验室,把一些重要的实验技术都掌握了。在做软骨研究相关实验时,要用到很多基本的实验操作,他自然也是得心应手。
    不过,实验研究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在体外培养大鼠软骨块这一关,他就遇到了拦路虎,因为实验室里没人做过类似的实验。没有经验,他就自己查阅了各种各样的文献,最终确定按照其中一篇提供的方法尝试。在进行实验时,他发现实验中所必需的试剂盒价格很高,要数千元,为了节省经费,陈鹏飞决定自己动手,在大家一起帮助下,他顺利完成了这一目标,成功“DIY”出了试剂盒。
    在实验的一个部分,要用到蛋白印迹,陈鹏飞试了很多次都没成功。经过两个月的摸索,他决定用另一种方法替代,同样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些困难也让他意识到,一项研究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懈的努力与创新。
    到了大四时,陈鹏飞搬到了华家池校区,实验却要在紫金港校区做,他就半夜骑车回华家池。虽然有这么多困难,但陈鹏飞并不觉得苦。“我觉得这个研究特别有意思,很感兴趣就一直在做。”他说。
    
    
撰写论文好事多磨
    
    两年的研究过程中,陈鹏飞会每月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进行交流,导师也会对他进行指导。遇到问题时,他也会和师兄、同伴们交流,这样的合作贯穿了整个研究过程。
    论文投稿也着实让陈鹏飞头痛了一把。第一次投稿被拒,随后陈鹏飞反复修改、审核、再投,终于被录用了。这经历,让他明白,一个课题研究的成功,不仅需要奋斗,还需要坚持不懈。
    没有惊心动魄的奋斗历程,没有彻夜不眠的攻坚行动,陈鹏飞进行这项科研的成功历程与我们的预想可能不大相同,但能做到每晚去实验室,甚至跨校区半夜返回,将一项研究坚持两年之久的能有几人?正所谓好事多磨,两年奋斗之后全国挑战杯特等奖是对他默默付出的最好回报。
    (学生记者 王天泽 武坤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