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现场  现场

浙大医学院66届毕业生的“超级同学会”

校友萧国强捐赠40万元培养后生

发布时间:2016-05-08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朱原之 卢绍庆 编辑:周炜11074






    原浙江医科大学1966届共有16个班480位学生。今年毕业50周年,322位同学仍在联系。5月8日上午,200多位七八十岁的校友不顾雨天湿滑,从全国各地赶赴浙大紫金港校区相聚。在香港开口腔诊所的校友萧国强,将40万元个人积蓄捐给医学院,支持培养未来医学生。
    
    
浙大医学院66届校友毕业时受到文革的冲击,生产实习一回校就各奔东西,没有毕业典礼、毕业证书,连再见都没来得及说。这届学生毕业分配全部下基层,目前杭州有103位,其余分布在全国各地。尽管如此,他们还在毕业20周年、36周年和40周年的时候开过全国性的同学会。这场50周年“超级同学会”,则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筹备。
    
    
萧国强学长是印度华侨,这次同学会上,他向浙大医学院捐赠4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谈了自己和学校的“缘”以及对学校的感恩之情。做口腔医生是家传事业,当年作为口腔医生的萧爸爸希望儿子能成为正经的口腔医生。萧国强说,自己当时是在助学金的支持下完成学业的,后来才能幸运地参加1976年香港职业医师证的考试,并顺利通过考试成为有执照的口腔医生,随后开办了自己的诊所。“现在我把自己的小小的积蓄捐献给学校,希望学校多培育优秀的穷学生。”他说。
    
    
原浙江医科大学校长郑树说:“我当年下乡到永康参加巡回医疗,66届的同学就是我开刀的时候的第一助手,大家风雨同舟,在条件最艰苦的情况下坚持工作,锻炼出了能力,也为国家基层的卫生事业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医生这个职业的天然属性就是为别人着想、为别人做事,现在回想起治病救人的过程也是高兴的事情;现在和以前比,是最宽松的环境和最轻松的时候了,我希望大家都能欣赏自己的生命,忘记不开心的事情,吃亏也就吃亏了,如果吃亏了又不开心那就更吃亏了,做自己喜欢的、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参与筹备这次同学会的李子平今年83岁。她说,毕业之后同学们被分配到各个地方,多数在基层,包括西藏、云南、贵州等地,也有被派到部队,甚至到80年代后,还有些同学前往中非、马里等地开展援外医疗。1967年开始,她被分到杭州麻纺厂(拱宸桥)工作,工厂的规模很大,有一万多名工人,医务室的配备也很齐全。刚去的时候她需要做半天工人、半天医生;70年代之后开始全职做医生。
    
    钱锦康学长是浙江海宁人,今年73岁,他毕业后因为出色的身体条件的学习成绩被选中进入中国航天中心的从事航天医学研究工作,为载人航天提供医学服务:医学保证、医学支持、医学鉴定,主要研究航天员在太空中失重条件下的身体状况改变和应对方法。他曾经和航天员杨利伟一同工作过。他提到,载人航天中的医学问题很多,科学原理其实都不复杂,但是要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仍然很困难,很多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解决。
    
    
马秋顺学长是浙江嵊州人,今年77岁,1989年他作为杭州市一医院的消化内科主治医生,随浙江医疗队来到中非共和国开展为期两年的援非医疗工作。当地有很多人感染艾滋病,也是恶性疟疾。让老学长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事:当时,中非共和国总统的夫人临产时胎位不正,先找了法国医疗队,但是他们没有成功;再求助于浙江医疗队,妇产科接生,内科待命,最终帮助总统夫人顺利产下一名女婴。医疗队的每个人都接受了总统亲自颁发的骑士勋章。
    
    (文 朱原之/摄影 卢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