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头条

首届两岸大学生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训练营闭幕

科学,会用还需要会说

发布时间:2016-07-14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吉吉 卢绍庆9748






    浙江大学主办的“首届两岸大学生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训练营”7月12日在浙江大学闭幕。在为期7天的日程中,来自台湾大学、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新竹)、“中央大学”、成功大学的25位同学和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23位同学一起,完成了训练营要求的科学装置设计任务,并在闭幕式上为受邀前来参加活动的小学生们演示、回答小朋友们的提问。8件作品中,利用光折射原理设计的虚拟立体投影作品“幻影金字塔”受到小朋友的热捧,以46票获得了“最佳人气奖”。
    
    “两岸大学生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训练营”的启动得益于冠捷科技集团、联电、晋声(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晶品光电(常州)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支持。主题为“桥”的首届活动中,营员们以科学传播能力提升为目标,体验学习不同的传播方式,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并制作表达一个科学原理的小装置,在学习中分享和提高。
    
    本次科学训练营,嘉宾中有83岁的老教授、还有年仅6岁的小朋友。共同的感受是,“非常需要这样的活动”。参加训练营的同学们均表示“有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感受”,“很累,但是很有收获”。据悉,本次活动的任务设计在开营前一个月就告知了每一位营员。每个小组由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组成。活动安排无论是专家讲座还是实验设计,均以引导的方式使营员们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提升。
    
    担任本次活动科学设计指导老师的是能源学院副教授徐象国博士和教育学院副教授何珊云博士。何珊云介绍说,小牛实验室的设计,通过航空航天学院老教授庄表中的“动力学魔术”和之后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对接”环节,让营员学习了从对象出发的传播模式;随后的设计和展示的过程,从实践的角度,对营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传播,既是科学内容的传播,也是科学传播方法的学习。
    
    参加本次活动的小学生大部分是通过媒体获知信息后报名前来参加。一位前后两次都自始至终陪同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真是太需要了,对大学生来说是学习,对小学生更是学习”;还有不少家长询问主办方,明年是不是还会办?我们的信息你们是不是都存了?明年会不会通知我们?
    
    训练营设置了展示评比环节。滕元文、王建江、刁常宇、洪汶宜、徐象国、何珊云6位教授担任评委,对营员们的表现给出评价。滕元文教授在评比之暇告诉记者,这次活动让他有不一样的感受,一个科学道理,要让低年龄的孩子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自己要充分理解,还要有表达的能力,这对大学生是很好的锻炼。科学研究,并不是只要自己明白了就可以,同样需要向同行和非同行解读研究的设计,让听的人能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冠捷科技集团副总裁李能松和资深处长张景翔专程从台湾来到杭州参加活动。李能松在闭幕式的致辞中对承办活动的浙江大学青年教工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营员们以感恩之心记住给予大家服务的老师和同学,期望活动能一年比一年办得更加出色。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出席闭幕式并与李能松一起共同为营员颁奖。他说,对“科学传播”的认识,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同时也是一件利已、利他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是任何一所大学都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希望同学们不仅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且还可以面向大众、解读科学。很高兴这次训练营得到了海峡两岸高校的积极响应,两岸师生一起,用掌握的科学知识,通过设计、制作一件装置来表达一个科学原理,并且面对特定的对象,有效地展示出来。我想,从这个角度讲,这次训练营是十分成功的。他对同学们说,“希望你们之间的友谊之桥永远畅通,愿你们建立的友情之树常绿,携手共进、共创未来!”
    
    (文 吉吉/摄影 卢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