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人物

杨士林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杭举行

发布时间:2016-10-21来源:浙大党委组织部作者:盛芳 周立超467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浙江大学原校长杨士林同志遗体告别仪式,2016年10月21日上午在杭州举行。


    杨士林同志住院、病重期间及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李岚清、吴官正,以及刘延东、赵乐际、杨晶、沈跃跃、路甬祥、陈至立,中央和国家机关领导潘云鹤、杨卫、周国富、陈宝生、沈晓明等,省领导夏宝龙、车俊、乔传秀、郑继伟、陈加元、王建满、黄旭明、姚克等,老同志李泽民、沈祖伦、葛洪升、柴松岳、王家扬、刘枫、李金明等,兄弟高校领导林建华、邱勇等,浙江大学领导金德水、吴朝晖等,以及20余名两院院士,前往医院看望、慰问家属,或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
    
    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并献花圈的有:乔传秀、廖国勋等省领导,吴敏达、王启东、薛艳庄、张浚生、张曦等老同志,吴朝晖等浙江大学领导,沈家骢、沈之荃、韩祯祥等两院院士,以及各界干部群众、杨士林同志生前友好共400余人。
    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及省纪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军区、省武警总队,中共杭州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等单位,北京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兄弟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杨士林同志家乡苏州市委、市政府送了花圈、花篮或发来唁电、唁函。
    
    杨士林同志,1919年10月出生于江苏吴县。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毕业于江苏苏州中学高中部。1941年本科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历任浙江大学化工系副主任、主任、化学系主任、副教务长、科研处处长、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长等职。其间,1942年至1943年任重庆震旦灭火机厂化工部主任,1949年至1951年公派赴丹麦哥本哈根多科性工业大学有机化学部留学,1963年至1965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物理化学系作访问学者。曾任第五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科委副主任,省科协副主席,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六届中共浙江省委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浙江省化学会理事长等职。
    
    杨士林同志是我国高分子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为学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长期从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教学与研究,在有机合成、阴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等方面造诣高深,烯烃聚合催化剂、原油输送减阻剂及原油降凝剂等研究成果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获5项科学技术发明,先后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他是浙江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创始人。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他主持重建浙江大学化学学科工作,开创了浙江大学烯烃配位聚合、光电功能高分子和生物医用高分子研究方向。
    
    杨士林同志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呕心沥血。他投身高等教育事业七十载,亲历浙江大学西迁岁月,终生践行“求是”校训;勇于担当时代使命,带领广大师生为浙江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不懈努力。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学科发展,坚持深化教育改革,为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校长,更是一名辛勤的“园丁”。他坚持育人为本,关爱学生,以“求是”优良校风熏陶青年学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杨士林同志十分重视参政议政工作。担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期间,经常亲自参加课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为浙江政协事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杨士林同志为人正直谦逊,淡泊名利,治学严谨,求真务实,作风民主,克己奉公,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教育科技事业。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爱戴和敬重。
    
    杨士林同志的逝世,不仅是浙江大学、浙江省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他崇高的科学精神和道德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文 盛芳/摄影 周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