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要闻  要闻

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存在抗生素使用误区

发布时间:2016-10-26来源:新闻网作者:4265






    “你知道抗生素是要凭处方购买的吗?”
    
    “你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帮凶吗?”
    
    
“抗生素”是一个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在中国,几乎每个家庭都备有抗生素类药物,可是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却知之甚少。10月24日,首届全国大学生抗生素合理使用和细菌耐药性作品征集大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来自全国17所高校的30支大学生队伍用自己的方式向人们阐述了抗生素的合理用法和细菌耐药性的危害。
    
    
超级“菌王”是怎么来的?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71个高校的356支团队报名,经过三轮评审,决出30个作品进入决赛。作品通过海报、漫画、电子相册、科学视频、沙画、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传播抗生素滥用的危害,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理,以及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在展示中,作品揭露的数据可谓触目惊心:全世界每年有70万人死于耐药性细菌感染;2013年中国使用抗生素类药16.2万吨,占全球使用量的一半;中国一年医疗输液约104亿瓶,相当于人均8瓶,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的水平;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138克,是美国的10倍;made in China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性比欧美国家高45%。细菌对抗生素类药产生耐药性的速率越来越高,70年代的万古霉素使用了16年才发现耐药性的产生,而2003年上市的达托霉素,仅在第二年就产生了耐药性。2014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O’Neil发表细菌耐药性报告,如果不遏制抗生素过度使用,到2050年,每年死于耐药性细菌的人数将达到1000万。

    
    列举抗生素滥用危害的同时,参赛团队还向观众传播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理念。“不预防”“不储备”“不过量”“不主动要求医生”“遵医嘱”“按疗程”等成为比赛的关键词。

    
    最终,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姚灏及其团队以作品《菌王》夺得了冠军,赢得五万元奖金。

    
    
这个“锅”不应该由医生来背

    
    组织比赛的同时,赛事主办方,浙江大学社会医学与全科医学研究所周旭东副教授课题组开展了大学生抗生素合理使用知识和行为的全国样本调查。调查针对大学生抗生素使用知识、大学生就医抗生素使用率、输液率、自我治疗抗生素使用率、储备抗生素率、使用抗生素预防疾病比例等问题,样本覆盖浙江、贵州、甘肃、湖北、吉林和天津等六个省份,共计11192人。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缺乏常见抗生素合理使用知识。60%或以上的被调查大学生抱有“抗生素对治疗病毒感染有效”“患流感时使用抗生素会好得更快”“病情一旦好转,应该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等错误认识;54.8%的调查对象不能辨认出喹诺酮类药物是抗生素类药,反而甾体类药物、扑热息痛药物等非抗生素药物却被普遍地认为是抗生素。

    
    对于抗生素使用相关行为方面,被调查大学生也体现出较严重的问题:大学生发生自限性疾病(如感冒)时选择就诊的比例为27.4%,是国外大学生的2倍。大学生就医时主动要求开抗生素的比例达到22.7%,自我治疗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为29.6%,症状减轻就立刻停药比例高达60.5%。63%的大学生在家或宿舍中储备抗生素,其中69%的大学生是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在药店购买到了抗生素。

    
    “我们一直把医生当作是抗生素滥用的幕后推手,大家都认同这个观点。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来看看我们大学生群体就知道了。”周旭东向记者介绍,通过调查统计,大学生通过跟医生主动要求或自己去药店配药等方式,对抗生素过度使用的贡献达到58%,而医生的贡献仅占42%,“这个‘锅’不应该由医生来背。”

    
    
呼吁更多的人了解抗生素知识

    
    本次比赛除了主题新颖外,最高达五万元的奖金设置也很有吸引力。据周旭东老师介绍,设置高奖金的初衷,就是希望有更多大学生参与进来,希望通过比赛能够影响更多的大学生。

    
    比赛征集到的优秀作品,任何健康教育机构如果有需要,在比赛后都可以从网站上免费下载。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把抗生素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最想告诫大家的就是要听医生的话。遵从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要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药,不要擅自停药,不要自己到药房购买抗生素。”周旭东说,确实现在需要加强对医生的监管和教育,但同时,全社会的人都应该了解抗生素的基本知识,从消费端杜绝对抗生素的滥用。
    
    
(文 夏平/摄影 周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