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要闻  要闻

科学家与临床医生携手,向重大疾病宣战

浙大在三家附属医院设立医学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17-01-12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周炜 朱原之 周泽永2933

科学家走进诊疗室、手术室,围着医生和病人转,将成为未来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12日上午,浙江大学正式启动“医工信结合平台”,依托三家附属医院建设三个医学创新中心,以全新机制鼓励科学走出实验室,贴近临床,通过医学、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共享,为重大临床问题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提高诊疗技术,带动产业发展。

附属第一医院建立的浙大肝胆胰疾病精准诊治创新中心,附属第二医院建立的浙大心脏功能重建创新中心,附属邵逸夫医院建立的浙大微创技术与器械创新中心在当天正式揭牌,浙大实力雄厚的工程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科研力量将进入这些创新中心,和医护人员一起探寻诊断和治疗重大疾病与疑难杂症的办法。校方认为,医学是未来学科交叉会聚的重要领域,医工信协同创新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医院建设的紧迫课题和必然选择,学校将在资金投入、人才政策、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倾斜。

启动仪式现场,预设200人座位的会场全线满座,与会的专家学者覆盖浙大超过一半的学科。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说,三家医院的创新中心要凝练、围绕重大临床问题,实现三个“转化”:一是把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想法有效地转化成一个具体的、真正有价值的科研项目,有更明确的导向,更具有可操作性,让科研成果的产出真正能解决问题,变成临床应用的实用技术;二要促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移和转化,形成产品和产业;三是把目前个人或小团队的的科研组织模式转化成有组织协同式的科研模式,“通过三步转化实现它的溢出,实现明确的小目标再推广到大目标的实现。

浙大医学院副院长许正平介绍,科学家与医生的协同,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学科发展趋势与共识,为了推动这一工作,学校、学部和学院层面都推出了相关举措,促进科学家与医生有组织地协同创新,这一协同机制将有效促进科学成果的转化效率,也更有助于对接国家与地方的重大战略需求,促进地方产业转化升级。除了学校层面建立的三家研究中心之外,学部层面建立了医工信交流网站,为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在线交流、发布课题、组建团队等提供网络空间服务。

启动会茶歇期间,10位临床医生分别站在自己的课题海报前,向科学家们介绍自己的研究需求和思路。“我们看到了医生和科学家对这一交叉机制的热情与期待。”许正平介绍,在此之前,浙大各家附属医院的医生们陆续提出了80多项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产生的想法与课题,希望能与科学家进一步对接与探讨。我们聘请专家对这些一线的问题进行论证和凝练,最终筛选出10个攻关方向,发布了首批10个“疑难杂症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涉及超级耐药细菌感染、心脏肿瘤、病理性超高度近视……等。

附属口腔医院的施洁珺主任医师提出的课题是“颞下颚关节结构紊乱病的咬合诊断与多学科联合治疗”,这一课题出了需要口腔专科团队与放射、康复等医学辅助团队之外,还需要计算机系和生物力学专家的加盟,在启动现场,她迅速找到对这一课题感兴趣的科学家。

附属邵逸夫医院俞云松教授领衔对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研究,这种“超级细菌”已经被美国等多个国家列为“国家紧急威胁”。俞云松说,目标是研发CRKP快速诊断技术、开展临床研究并探索治疗性疫苗和抗毒素。为此,他希望与生仪学科合作,包括临床血浆分离、游离DNA的提取、DNA测序文库构建的设备及辅助装置的研发。信息学科也能发挥大作用:包括微生物基因组大数据平台的构建、病原菌特性大数据的分析处理等。

浙医一院倪一鸣教授说,开展心脏肿瘤研究,需整合工程、信息影像、超声等专业技术专家为心脏肿瘤3D建模,还需要材料学方面专家进行新型心脏修复材料的开发。浙医二院吴志英教授说,为了精准诊治肝豆状核变性(一种遗传性铜代谢病),需要与金属代谢即影像学领域专家合作,开发铜敏感探针,改进铜检验方法。

(文 周炜 朱原之 / 摄影 周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