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典型经验摘登

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发布时间:2017-05-15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2387

浙江大学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为目标,积极构建德育与智育协同的学生工作体系,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1.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德育与智育协同的学生工作体系。加强系统化设计。践行KAQ2.0人才培养理念,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目标。抓好规范化实施。优化培养模式,加强通识教育,深化专业教育,倡导交叉培养,创新思政教育,促进四者融通;严肃课堂纪律,出台有关管理办法,确保“学术研究无禁区但要有规范、课堂讲授高水平且要有纪律”;科学设置通识课程,使通识课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德;优化思政课程,增强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专业化教育。建立分层分类的“理论—能力—实践”课程体系,在“宽思路、厚基础、重内涵、重实践”前提下,形成契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体系;组建辅导员工作室,通过论坛、课程超市、课题与大赛等,不断提升思政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2.突出思政工作位置,深化“四个”课堂的建设与实践。强化“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高校思政课创新计划、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思政课亲和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在通识教育中融入德育,润物无声地传达价值追求与理想信念;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丰富“第二课堂”校内实践。深化预备党员与党建骨干培训,开展“两学一做”微党课大赛,组建理想信念宣讲团等;打造10个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中心、6个思政教育特色示范基地、4项自主素质训练计划,近3万名学生直接受益;弘扬和践行浙大精神,组织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办好“学生节”,每年吸引10余万人次。拓展“第三课堂”境内社会实践。发起“一带一路”中国大学生公益联盟,710余支团队、7600余名学生参与;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获得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校生创业团队达200余支,获创业投资达4亿元。加强“第四课堂”海外交流研修。夯实学生国际视野与国际素养,本科生交流比例超40%。制定出台本科生海外交流的实施方案和资助办法,设立本科生海外交流专项经费,开发本科生对外交流服务平台,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有一次出国(境)经历且修满2学分。  

3.增强“体系”有效协同,完善管理运行体制和服务保障机制。注重工作顶层设计。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优秀专职辅导员向思政理论课教师合理流动,并规定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务职称,须至少担任一年辅导员、班主任、德育导师或新生之友且考核合格。完善学生工作体系。成立本科生院,学生工作处纳入其中,处长兼任本科生院副院长,优化本科管理模式,加强教育教学协同。成立园区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连续6年实施“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每年1400多名教师成为“新生之友”,深化完善“三全育人”。加强工作条件保障。依托“书记、校长信箱”“书记有约”等,畅通言论渠道。依托党员之家、师生咖啡吧、教工之家,创设交流空间。依托百万“心平奖教金”评选、“师生爱心基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推进工程建设资金等,坚实发展基础。依托教育教学大讨论,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指向综合素质评价,契合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11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