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要闻  讲话

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上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不负时代不负卿

发布时间:2017-05-21来源:浙江大学作者:林建华5438

尊敬的德水书记、朝晖校长,

各位嘉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离开两年多,再次回到浙里,看到熟悉的老师、同学、湖光、树木,倍感亲切。首先,允许我代表北京大学、代表兄弟高校,祝贺浙江大学120岁生日。

120个春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回首往事、令人赞叹。求是书院源于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知识界的觉醒,以求是为校名,以求是为校训,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都彰显了先贤们追求真理的治学精神。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浙大师生穿越江南六省、纵横几千公里,始终激情昂扬。遵义湄潭办学七年,在异常条件艰苦的条件下,潜心学问、造福社会,创造了东方剑桥的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浙大坚持求是创新,开拓进取,为国家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大学。

去年的G20峰会,让全世界都欣赏了风景如画的美丽杭州,感受了中国风采。几天前,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以恢弘的气度勾画了一带一路的壮阔蓝图。这是一次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壮举。在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国际大环境下,一带一路战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更体现了党和政府非凡的气度与担当。在杭州和北京召开的这两次会议,从不同角度诠释着中国正在经历一次新的对外开放。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为的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与腾飞。一带一路开启的新的开放模式,是以共享、包容的东方文化为脉络,以合作、共赢的东方思维为纲领,继承丝路精神,引领和推动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为的是向世界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一带一路战略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时代,应当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过去二十年,中国大学的发展和进步举世瞩目。很多学校的科技论文和科研经费都增长了十倍左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体现了中国大学的学术活力,也代表了中国大学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迄今为止,我们的学术模式基本是内向式的,是借用他人理论,解决自己问题在跟随阶段,这种模式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但是,一带一路将中国置于引领世界的位置上,这就要求我们发挥中国智慧,建立基于中国视角的学术体系,去观察和研究世界,去解决世界问题。

事实上,一带一路的初步实践,已凸显了我们在学术和人才准备上的不足。当我们援建的铁路、道路,因民族或宗教问题受阻的时候,当我们投资的项目,因区域的冲突和战争受到损失的时候,我们都应当为这些领域的研究和教育的缺失而汗颜。其实,在很多相关的领域,我们都有一批很好的学者,学术积淀也很深厚。但是,大家主要关注的是自己的小领域,缺乏跳出来建立中国视角学术体系的实践需求和理论自信。面对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需求,我们应当以区域和国别研究作为跨学科合作的重要线索,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从内向式向建设中国学术体系转变。

学科布局定义了一所大学,承载了大学使命。一带一路只是一个例子。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很多学术领域都将面临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才能更多地产生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

老师们、同学们,

浙大与北大一南一北、相隔千里,但从来都是同气连枝、守望相助,历史上,曾经在浙大和北大都担任过校长的就有好几位。两校之间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我们心灵相通、心心相印。我虽然在浙大工作时间不长,但这段经历却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浙大和北大一样,都承担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任。创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当然要立足中国、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应承担起发展中国文化、建立中国视角学术体系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解决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讲: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学者和青年学子,都应当树立自信,努力建设中国视角的学术体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不负时代不负卿!

再次祝贺浙大生日快乐,祝各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