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刘徽:文化自觉:全球化时代中国“课程的基本学科框架”的重建

发布时间:2017-11-01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刘徽459

文化自觉:全球化时代中国“课程的基本学科框架”的重建

刘徽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教育是关乎人民美好生活,祖国灿烂明天的重要事业。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回顾过去的五年,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显著,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现在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各项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有力推动了教育发展;教师队伍素养不断提高,办学条件普遍改善;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校布局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教育形式更趋灵活化,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学生在国际测试取得的优异成绩让中国教育在全球舞台上备受瞩目。教育研究者对推进教育事业负有责任,而在全球化时代,每一个教育研究者都应该具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而蔓延至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等等。全球化历程让各国文化进行碰撞、交流,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全球化历程中本国文化的处境进行反思。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费孝通早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采用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的目的在于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并存世界里寻求中国文化的一席之地,取得自我的身份才能与他文化进行汇通和交流。文化自觉是在走向世界和相互交流、碰撞、整合、创新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和生命。随着课程改革和课程实践的推动,课程研究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研究领域发展的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在大量引入国外理论的同时,学者们也意识到双向交流的必要性,提出要创造出一套中国土生土长的课程理论,让外国的课程专家也来学习中国的课程理论,而不仅仅是单向的交流。

报告中提出的“大国责任,中国力量”是指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课程研究领域也是一样,作为中国的教育学者,我们应该返溯和挖掘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课程经验和课程理论,在与世界各国的学者进行交流时弘扬中国的课程智慧。因此,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要从纵横两个维度重建“课程的基本学科框架”,纵向维度是指课程研究的思想史,如果只关注“当下的”,忽略了彼时的、过去的,智慧就会存在断痕和沟壑,难以激起持续性反思,智慧的累积也会以遭到阻断。而横向维度则是指课程研究需要更为广阔的双向学术交流,构建一个国际性的公共课程研究的对话平台,形成智慧的碰撞和分享。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一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国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