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吴朝晖:西迁之于浙大 长征之于中国

发布时间:2017-12-18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吴朝晖1286

西迁之于浙大,正如长征之于中国。西迁办学是浙江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浙大人淬炼品性、锤炼意志的一段难忘时光。西迁路上,浙大人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西迁之于浙大,正如长征之于中国。西迁办学是浙江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浙大人淬炼品性、锤炼意志的一段难忘时光。西迁路上,浙大人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在颠沛流离中负笈求知,在栉风沐雨中探寻真理,被世界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冠以“东方剑桥”的美誉。在宜州确立的“求是”校训,更是涵育了一代又一代浙大人的价值追求,行塑了一批又一批浙大学子的精神风貌。

西迁之路,发生了很多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珍藏了很多魂牵梦萦的温暖回忆,烙下了很多难以磨灭的浙大印记。1938年10月至1939年12月,学校在宜州办学14个月。这14个月是宜州人民慷慨解危、帮扶浙大的岁月。当年,宜州人民虽自身困苦,但仍腾空房舍借与浙大教职工,划拨县中文庙、东郊标营给浙大办学。这14个月是浙大师生以苦为乐、共度时艰的岁月。当年,浙大师生虽面临敌机轰炸、疟疾肆意的困厄,但仍毅然克服缺医少药困难,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蜻蜓点水”“逢六进一”等解决吃穿住行问题的办法。这14个月是浙大师生读书报国、投身抗战的岁月。当年,浙大师生虽自顾艰难,但仍迸发出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师生通过义卖义演、组织战地服务团、救护伤员、代将士写信等形式,积极为抗战出力。这14个月是浙大师生弦歌不辍、追求真理的岁月。这14个月是浙江大学延揽名师、声誉日隆的岁月。当年,浙江大学虽在迁移中办学,但仍呈现出大家云集、实力日增的良好局面,陈立、丰子恺、蔡邦华、吴耕民等一大批名师来校任教或讲学,学校在宜州的办学规模稍有发展,拥有了文、理、工、农、师范等5个学院。

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浙大发展历程中极其重要。1938年11月19日,时任校长竺可桢教授在宜州主持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作为校训,并请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撰制校歌歌词。从此,“求是”二字,自求是书院后有了更为博大丰富的内涵,成为浙大百年名校的精神气质。1988年5月5日,时任校长路甬祥教授主持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作为新时期的校训。2015年11月5日,经充分讨论、凝练,在“求是、创新”校训基础上,浙江大学进一步确立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共同价值观核心词、“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

关于“求是”,竺校长在历次演讲中反复强调,它是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精神,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不附和,不计利害;二是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牺牲、奋斗和革命的精神。竺校长认为浙大的求是校训与王阳明先生伟大精神的“治学、力行、负责、报国”内涵高度契合,值得浙大师生深切景慕而取法,即应做到致知力学、内省力行、艰苦不畏、公忠报国。

时至今日,“求是”已与浙大融为一体,与浙大人融为一体。我们从以“求是”立名,到以“创新”强校;从以“求是”为训,到以“求是创新”为精神内核,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独特道路。我们重走西迁之路,践行求是之校训,在今年是“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今年是浙大建校120周年、西迁办学80周年;所谓“地利”,宜州是求是校训的确立地;所谓“人和”,浙大师生、校友通过“重走西迁路”活动与宜州人民重聚在一起,为浙大宜州籍新生上了生动的一课。

未来,高等教育将迎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大学将更加注重开放办学,更加注重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更加注重学生人文和科学精神的塑造。作为发展着的精神源泉,求是校训已经指引浙大跨越发展了两个甲子、三个世纪。在发展的过程中,求是校训始终与时代内涵保持同频,与人类关切保持共振。站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的新起点,践行求是校训,就是要弘扬以“求是创新”为内核、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为基础的浙大精神。

(浙江大学校长 吴朝晖)

(中国教育报 2017年12月18日 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