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要闻  要闻

“中国家庭大数据库”在浙江大学发布并免费开放

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接地气”的一手资料

发布时间:2017-12-26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柯溢能 6714




1225日上午,我国首个按照线下抽样调查数据、互联网大数据和政府政务数据“三位一体”构思布局的数据库——“中国家庭大数据库”,在浙江大学公开发布。本次发布的是首批4轮以中国农村家庭为主要调查对象的线下追踪抽样调查数据。该数据库将通过网上数据安全平台,免费向校内外相关研究人员开放数据,根据国际通行做法,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当天,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任少波、副校长罗卫东、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谢利根等通过按动启动球,发布“中国家庭大数据库”。

“中国家庭大数据库”包含了2011年至2017年间的4轮中国农村家庭的追踪调查数据,涉及中国农村家庭比较完整的信息,包括家庭的基本结构、就业、收支、财富、农业生产经营、土地利用与流转、人口迁移与市民化、金融行为、社会保障、教育等各个方面。此外,数据还涉及中国基层单位(村委会)的基本情况,以及可供对比研究的城镇家庭数据。

发布会上,任少波指出,“中国家庭大数据库”是浙江大学“中国家庭调查”的最新成果,是浙江大学“国情民生调研”的结晶。“中国家庭大数据库”的发布,标志着我校推动实施大数据战略迈向了新的征程,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有了新的基点。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要充分利用这个数据库,以此数据为支撑,开展前沿性的实证研究,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尤其是智库成果,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罗卫东表示,数据业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实验地”,高校间都在围绕数据做出各自贡献。数据库的建设是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发展解决亟需的重要途径,是资政育人的重要依据。“中国家庭大数据库”通过更大范围开放共享这一数据,使之成为基本的研究资料。

谢利根表示,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支撑,发挥大数据的价值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已经成为新时代改善民生的关键之一。“中国家庭大数据库”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手数据,也可以为整个中国微观研究打下扎实基础。

“中国家庭大数据库”通过连续跟踪调查我国家庭的各方面信息,定期用微观数据记录我国家庭全方位的变迁,可以真正了解中国家庭的客观现实,探究各类社会问题的内在机制,从因果关系上解释和预测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帮助提高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实时的、全方位的数据支撑和保障。

该数据库的启用将直接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接地气”的一手资料,将来通过不断地与线上数据进行匹配、汇集和扩展,最终将形成应用面极广的中国家庭大数据库。这一数据库可以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问题发现与刻画的基础,解决目前大数据无法析因的困境,促进“大数据”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建设“中国家庭大数据库”,对进一步推动浙江大学的学科融合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2017610日,发布了《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的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卡特中心)就曾利用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提供的2015年及以前的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家庭发展状况展开研究,其中挖掘出了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钱文荣教授从数据使用的角度谈了研究心得。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主任甘犁教授从数据库对学术研究的支撑意义谈了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

据了解,当天发布的“中国家庭大数据库”也包含了经过2年准备的2017年度的“中国家庭调查”项目获取的数据。“中国家庭调查”项目得到了浙江大学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具体调查工作从今年7月开始执行,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和调查中心的督导带领由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组成的访问员陆续奔赴全国各地,深入村庄和社区,历时两个半月,采集了第一手数据,为“中国家庭大数据库”贡献了大批量线下调查数据,才得以呈现出发布会当天新鲜、第一手的数据。

发布会上对今年暑假“中国家庭调查”项目中表现优秀的督导和访员们进行了表彰。

(文 柯溢能 / 摄影 卢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