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浙江大学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李兰娟院士领衔项目获特等奖

发布时间:2018-01-09来源:都市快报作者:胡信昌 等209

本报讯 昨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浙江大学获得大丰收。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有: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另还有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组)。

“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的零的突破,也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首次花落浙江。

项目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汕头大学、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1家单位组成的项目组展开,取得了六项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成功控制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避免了类似SARS的悲剧重演,有效阻击了MERS、寨卡等传染病的输入传播,成功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

“获得这个奖项,是党和政府对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褒奖。”李兰娟院士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对于一个医疗科技工作者来说,保障人民生命重于泰山,而我有幸能够在这个伟大的事业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高翔教授领衔、与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浙江大学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该奖项,也是浙江省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高翔教授说:“20多年来,项目组一直在努力,要通过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来推动能源行业的绿色发展,让大家重新认识煤电。

经过自主创新和联合攻关,项目组率先实现了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的突破。在这项成果应用的嘉华电厂,每小时发电量100万度电的燃煤发电机组,燃煤产生的烟气在短短的几十秒内,就跑完了项目组开发的超低排放系统,最终监测到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远低于排放限值,在200多米高的烟囱上几乎看不到烟色,成功实现了煤炭在电厂的清洁利用。该成果已获得大规模运用,减少了火力发电厂燃煤污染,对改善大气环境做出贡献。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陈耀武教授领衔的“超高速数码喷印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陈耀武教授领衔的团队,经过10多年努力,突破了困扰超高速数码喷印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发明了基于众核处理器和大规模FPGA的超大流量喷印数据实时并行处理引擎,并且研制出了超高速数码喷印设备。新设备大大提高了数码印花的速度,细致逼真地展现颜色渐变、云纹等精美图案,实现即打即印,立等可取,圆了印花行业人的梦想。产品已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00多家印花企业得到成功应用。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严建华教授领衔的“危险废物回转式多段热解焚烧及污染物协同控制关键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蔡天新教授撰写的科普作品《数学传奇——那些难以企及的人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蔡天新教授是数学家,还是一名诗人。这本科普读物,讲述了20多位伟大数学家的生平故事,探讨他们的内心世界、成长经历和成才环境,描绘他们的科学思想、成就和个性。


记 者 胡信昌

通讯员 夏平 金云云 马宇丹 吴雅兰 柯溢能

 

《都市快报》2018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