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综合  院系

“多学科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周举办

发布时间:2018-05-31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宗河 牟同生 黄颖1453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人文学院于近日举办5场“多学科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系列讲座,邀请到校内文、史、哲领域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深化师生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拓宽师生学习、思考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不断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

“马克思诞生于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之时,他对科学与产业内在关系的理解是开创性的”,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盛晓明在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发展”讲座中说。盛晓明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一是马克思对科学的理解——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介入与改变我们的世界的;二是马克思对公平的理解,马克思除了探讨经济资源分布的公平性之外,同时探讨了智力分布的公平性问题。

“伟大友谊”“神话”“斗争”“改变”“革命”“真诚”,哲学系副教授王彦君以电影《青年马克思》预告片为开场,引出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这六个关键词汇。在给大家选读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经典的过程中,王彦君简洁凝练地分析了资产阶级经济、剥削、阶级、革命等相关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参会师生带来深刻而系统的马克思学说的启蒙。

“法国知识分子以其批判性、公共关怀和独立人格被奉为西方国家知识分子的楷模。”历史学系副教授朱晓罕说,法国既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也是西欧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他系统梳理了历史脉络,为师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法国社会语境下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为了回答好“怎样才能构建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这一问题,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苏宏斌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系统介绍。在理清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的基础上,苏宏斌提出了三条构建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途径,首先,还原马克思主义的生成语境与过程;其次,从当下的文艺现象和文学现实中生成理论;最后,要从与其他思想的对话中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历史学系教授肖如平围绕“孙中山、革命党人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主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出发,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从“辛亥革命前的孙中山、革命党人与马克思主义”“五四时期孙中山、革命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革命党人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等维度出发,讨论了孙中山、革命党人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关系,丰富了与会师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

(文 宗河 /摄影 牟同生 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