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嵩山少林寺签署合作协议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初祖庵数字化考古调查项目签约启动

发布时间:2018-06-16来源:浙大新闻办 作者:朱原之 2149


6月9日,正值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河南省嵩山少林寺签订合约,启动“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初祖庵数字化考古调查项目。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曦,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河南大学党委原书记、河南省民政厅原厅长孙培新,河南省登封市文物局局长白金永出席仪式并致辞。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曹锦炎与释永信大和尚分别作为双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来自浙江大学、少林寺、登封市文物局、嵩阳书院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签约仪式。

据悉,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工作小组将于六月中下旬进驻现场开始考古调查工作,预计六周时间内完成现场采集阶段的工作。

(文/摄影 朱原之)


文物简述:少林寺初祖庵基本情况

自19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开展初步调查以来,少林寺初祖庵的价值和重要性得到了认识和肯定。初祖庵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2010年,包含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和周边的古塔等)在内的8处提名地以“中国登封‘天地之中’嵩山历史建筑群”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初祖庵是见证少林寺禅宗文化的重要物质遗存。文献记载,初祖庵初创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依据大殿前檐东内柱上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的题记及大木结构特征,初祖庵大殿被学界认为是北宋晚期的建筑,是宋代人为纪念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面壁修行而建。初祖庵大殿是迄今所知嵩岳地区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初祖庵建筑群依地势布局,现存院落规模南北长88.28米,东西宽38.72米,占地约0.34公顷。建筑群的中轴线上现存初祖庵大殿,两座清代方亭,近年复建的山门与千佛阁等建筑物,院落内还保留了宋、金以后石碑四十余通和唐代珍贵树木。

初祖庵大殿坐落于方形月台上,面阔、进深皆为三间,面积约120平方米,高10.5米。梁架采用彻上明造,共12颗檐柱,4颗金柱,全部为石造。屋柱排列基本纵横成行,仅北侧两颗金柱向北侧偏移,接近《营造法式》所示做法。

在大殿石柱露明处、佛台和檐墙下肩石护脚等部位雕刻有水浪、花卉、人物、飞禽、伎乐、鸟兽、殿阁,纹样别致、工艺精湛,堪称宋代石刻艺术的精品之作。

殿内东西山墙和后壁均有彩绘壁画,内容是初祖达摩以下36位禅宗祖师画像,现存23幅,每幅画像高1.8米、宽1.0米,绘有29位祖师,各像均有题榜,记各祖法号、俗名、籍贯等,壁画总面积约50平方米。

由于初祖庵大殿公认的建造时间与中国古代建筑科学的重要著作《营造法式》的成书年代——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编成,崇宁二年(1103年)颁发施行——相近,登封与北宋汴京在地域上相邻,大殿的木构、石雕做法与该书文本有多处呼应,因而这座大殿长期被视作理解《营造法式》最难得的实物材料,为北宋建筑发展状况的研究、中国禅宗史的研究以及少林寺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

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背景链接:为了千年容颜“永驻”

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5月30日22 版

记者:孙华

也许只有在现场,你才会相信,位于山西大同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第三窟,被原比例、高精度复制到千里之外的青岛。文献记载,它开凿于北魏,是可容纳3000余人的大型塔庙窟,形制罕见,我们熟悉的那尊阿弥陀佛高10米,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前后历时两年,复制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高10米,真正实现了云冈石窟第三窟1∶1还原,这是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大体量的文物复制工程。窟内既有气势宏大、雕刻精美、形神兼备的造像,也有完整的石窟形制,同时还还原了石窟历经千年风化的痕迹。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可移动的云冈石窟复制窟陆续完成。

文物图像记录的方法很多,传统的朱墨捶拓、摹写形态,近代以来的手工测绘、照相、摄影等都是文物图像记录常用的手段。不过,这些方法除了耗费工时外,准确程度也难以令人满意。由于图像记录技术的限制,我国那些重要的石窟造像,如著名的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大足北山石刻等,精确的图像记录工作一直没有能完成。随着数字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的进步,文物的图像记录逐步引入了数字记录技术,长期困扰考古及文物保护文物的测量问题终于有了更精确和更便捷的手段。目前著名的石窟寺大都完成了数字化记录,这是最好的保护,也是研究的前提。

不同种类的文化遗产,其遗产性质有别,文化特征各异,保存状态不同,保护方法也有所不同。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不可移动文物,风吹日晒,冰雪冻融,水浸盐蚀,霉菌滋生,空气污染等,都会导致文物受损。除此以外,突发灾害、武装冲突、过度开发、城市化进程等原因,都在使文物逐年消亡。将许多文物的现状准确、全面、系统地记录下来,保存起来,是使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信息流传永久的前提。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的理念是将精准数字化和严谨考古理念相结合,在文物数字化的全程坚持“考古的立场、考古的在场、考古的标准”。所谓考古的立场,就是文物的数字图像信息的采集要满足考古学家对不同类型文物研究的需求,数字图像采集和制作成果及其相关考古研究成果能够为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所用,进而为历史研究和文化事业服务;所谓考古的在场,就是在文物的数字图像采集过程中,在点云图转化为规范化的各个视向图的过程中,考古学家必须全程亲临现场,亲身参与并指导文物数字图像的采集和制作,以便使图像资料能满足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文物管理专家以及文化遗产展示和其他形式利用的需求;所谓考古学家的标准,就是数字图像的采集对象、采集范围、要求精度(包括同一文物不同位置的不同精度)、出图要求等,应该由考古学家向数字图像采集专家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专家提出,这样获取的文物数字图像信息才能被考古学界和文物保护学所使用,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浪费。

浙大团队综合采用了多种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在20多个省、区、市,与100多家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博物馆和考古科研单位合作。2012年4月起与宁夏考古所、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处联合进行的须弥山石窟数字化考古项目,是浙大团队对数字化记录进行系统理论思考和系统操作实践首个项目,现已连续进行到第四期。目前,全面反映数字化介入条件下须弥山石窟考古全面信息的多卷集《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首卷《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作为国家文物局石窟寺数字化保护重点科研基地的核心力量,浙大团队联合十余家国家一级馆和科研机构合作实施的国家文物行业标准研制项目“馆藏文物数字化三维模型重建与质量评价”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而他们与山西省文博集团等多家机构联合开展的山西广胜寺水神庙数字化建筑壁画彩塑标准制定、与陕西碑林博物馆合作进行一级文物的数字化建档等文物数字化作业也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