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里书写绿色梦想

发布时间:2018-10-10来源:浙江大学报作者:刘标齐 俞静497

“一,二,三!推!”跟随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教授徐礼根乘车来到乌拉特后旗任玉海师傅家前方农田,刚下车就遇上了难事——车子陷进沙土中无法驶出。

大家分散在车侧和车后,齐心协力,撸起袖子推车,这才摆脱了窘境。

沙地推车的体验对徐礼根团队来说并不新奇,几乎每次他们来到这里治沙都会经历这样的一幕。此时,在大家眼前呈现的是蔓延到远处的无垠沙漠,还有那350米顽强守护着一方良田的“八”字形沙障。

“高山流水”式的团队合作

徐礼根、娄志平这两位团队的主要成员,一位是浙大钻研于边坡绿化、理论科研的大学教授,一位是用实践和经验说话的农民,两条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在延伸过程中产生了交集。

徐礼根和娄志平的结识要追溯到上个世纪末。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有多项发明专利的“民间科学家”娄志平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出了“六个水泥桩子”——在6根水泥电线杆一样的水泥柱子上用无土栽培的高羊茅草坪包裹垂直绿化,光滑的直立水泥柱8米高,做好绿化后柱子上的植物几个月不死,先前国内外还没有这个技术的展示。娄志平凭借这个征服了业内专家,也征服了当时作为屋顶绿化、边坡绿化研究者的徐礼根。“我一直在关注他的进展。”徐礼根说。

后来,娄志平受友人邀请去内蒙古游玩,途中,在磴口看到梨园内七八米高的梨树被流动沙丘压坏。“为什么没办法治理这么猖獗的流动沙丘?”娄志平看到这样的景象后开始动脑筋。一直默默关注着他的徐礼根此时毫不吝惜地给予他鼓励和信心——“去啊。”

人称娄工的娄志平今年已经74岁了,他只是一个初中文凭的农民。随着对娄工越来越欣赏,徐礼根对项目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等等。

娄工来到西北治沙的第七年,他的“八字形网络罩”治沙方式终于得到了中科院的认可。娄工说:“做什么样的沙网是技术突破的难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让沙网立住不倒的办法。”这件事花费了他们十多年的精力——十多年来观察、试制、试验、应用,直至2013年成功制作高立式悬袋形拦沙网,一个个治沙工程展示在腾格里沙漠上、乌兰布沙漠上、巴丹吉林沙漠上、柴达木沙漠上……徐礼根和娄志平的合作遍布西北各省区。十多年来治沙试验越来越丰富,甘肃、青海、内蒙等试验地治沙成果渐渐突出。

“治不好沙不要钱,治好了再给我施工费。”这是2017年11月娄工在承包磴口至乌海沙漠工路时对工路管理商的承诺。他和徐礼根虽从事不同职业,但有着同样的高标准、严要求,“就算是百分之99.99成功都不行,必须百分之100成功。”

从59岁到74岁,其他人对娄工的称呼从“那个浙江来的农民”到“娄志平工程师”。徐礼根也从一个理论专家开始真正成为一个践行者和检验者。他们在风沙中一路搀扶,也一路感叹遇见彼此的幸运。

用脚步丈量沙漠梦想

比山更高的是人,比路更长的是脚。浙江大学徐礼根、娄志平治沙团队用脚步去丈量掩埋在沙漠里的梦想。

虽然娄工首创的悬袋网沙障治沙法,利用沙漠地貌治沙的技术相对高效,但是在技术发展早期也遇到不少阻力,娄工的初中学历和农民身份、技术缺乏理论依据等等都是他们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娄工脚踏实地,迎难而上,他走得很慢,却从未停止。

浙江大学徐礼根教授的参与让情况开始慢慢有了转变。在徐礼根看来,山水林田湖都是生命共同体,都与人密切相关。“治山也好,治水也好,治沙也好,我就把自己当作一个医生,攻克一个个疑难杂症,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他放弃了安逸的日子,从原本的边坡护绿工作转向了治沙,自费出资和娄工一起以每个月去西北考察试验一次的频率开展治沙工作,建立起浙江大学治沙团队,在西北建立起大大小小的试验点:腾格里沙漠、乌兰布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柴达木沙漠……他们的足迹留在了沙漠里,他们在酝酿着一项伟大的事业。“过去是哪有边坡哪有我,现在是哪里要治沙哪里有我们。不断积累经验,一边失败一边提高。”颇有屡败屡战,破釜沉舟的悲壮感与非凡的勇气。

到目前为止,治沙项目的费用皆由二人承担,娄工用的是自己十多年的退休工资,徐老师用个人工资花在项目上的钱已达20余万。徐礼根常年和娄工往返西北,却有几年没有能和家人一起出门旅游,他偶尔带着自己的孩子、母亲、丈母娘去他工作的地方看看,他说:“也算是顺便看看风景了。”

苦心人,天不负

他们的技术在五年的实践中获得了检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当地政府、企业都因徐礼根团队的治沙技术而大受其益。

阴山脚下的乌兰哈哨长期受风沙推进影响,良田一度埋没,每年四五月大风季,附近重要铁路交通线多次遭受风沙掩埋,需人为清理的次数大大增加。当地居民之前以篱笆状的树枝阻挡风沙,铁路周围也曾使用立式沙障拦沙,但最终结果并不乐观,传统的方法并不能很好的起到防沙固沙的作用。当地农民任玉海曾在大面积被风沙吞噬的良田的边缘种下了四棵沙柳,眼看着“四位战士”在与风沙的战斗中渐渐力不从心。

2013年,乌兰哈哨村治沙试验工程点采用浙江大学徐礼根、娄志平治沙团队研发的悬袋网沙障治沙方法进行固沙、阻沙。自2014年至今,乌兰哈哨村治沙试验工程点这条目前坝顶长350米、基底宽50米、坡高8米、沙丘体积达50000立方米的沙丘,其高度在原来6米的基础上增高近2米,但其沙丘沙脊线在水平方向几乎没有移动,有坡脚线当年事先种下的4颗柳树为界作证,实现了固沙、阻沙的作用。

村庄附近的临策铁路一天有往返十趟的运输量,从前却常常因为风沙阻道而布满危机。只要一起风,铁路轨道就会完全被沙子盖住,一周得清理三五次。自从铁路轨道附近布置了沙障之后,一年都不需要清理一次。当地良田保护点居民、铁路的护路员任玉海说:“假如当初没有布设此沙障,沙丘会以每年至少2米、4年至少8米的速度向南部农田推进和掩埋。村庄南部前方的临策铁路在使用悬袋网沙障治沙以后,地处风沙口的两个试验路段三四年间铁路上也都没有再积沙和除沙。”

“一道高0.5米、长1米的悬袋网沙障,能在坡顶拦截固定10立方米的流沙。五年内可以不必提升悬袋网沙障,这是常规高立式拦沙网望尘莫及的。”娄志平介绍。

徐礼根团队还与众多当地企业合作治沙。省道工路有一段常年积沙一米多高,一直以来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附近的防护栏都被撞得歪歪扭扭,几乎每天都需要专门派铲车去铲沙。阿拉善滨河金沙发展有限责任工司和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工司找到徐礼根治沙团队展开合作,采用悬袋网沙障治理了S315省道73-74公里的沙害,有效地控制了风沙,极大地保障了人们的出行安全。

浙大徐礼根治沙团队没有停止在沙漠中前行的脚步,已经在中国的八大沙漠中的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柴达木沙漠等四大沙漠里布置了试验点。团队在致力于把各个试验地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做成数据库,徐礼根也在筹备把治沙团队的技术纳入他的课程体系当中,更好地推广技术,找到志同道合的后来者。

两尺木桩锁住三丈沙丘,十寸沙网守护百亩瓜田。服务西部,浙大人在行动——浙江大学徐礼根、娄志平治沙团队凭着热爱驰骋祖国西部,拦沙治沙,造福人民,为新时代国家的发展注入求是创新的血液。

■资料链接:

悬袋网沙障治沙法:这是结合沙漠地貌的一种治沙方法。布置在沙堤顶部的悬袋网沙障,利用沙堤的坡度形成天然的拦沙坝。由于陡坡的阻拦,水平方向的风形成一股向上的气流,在拦沙坝背面形成低气压,补充进来的空气不断把地上的沙带到拦沙坝顶部,无论是迎风坡还是背风坡,流沙都向拦沙坝顶部汇集。

(刘标齐 俞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