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光影流转,凯歌奋进。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四校合并组建新浙江大学二十周年。四校合并,是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四校的融合发展,是扎根中国大地践行忠诚担当的生动写照。过去四十年,特别是并校发展二十年来,浙江大学响应国家改革开放号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勇立潮头,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深刻总结二十年来不平凡的历程,牢记使命,勇攀高峰,《浙江大学报》、求是新闻网、浙大官微、浙大头条号、浙大官Q等校内媒体联手开辟《勇立潮头廿载跨越——浙江大学并校发展二十周年》专栏,从不同方面对并校二十年来的工作进行系列报道。
从1998到2018,二十年风雨轮回,二十年春华秋实,打牢了浙江大学的坚实根基底蕴,也转动着浙江改革发展的高速转轮。
改革有担当,发展就有办法。不长不短的二十年光华里,浙江大学既抬头望星,面向时代新未来,引领科技最前沿,建设世界双一流;也低头看路,扎根浙江厚土,回报浙江孕育,让甘甜之泉回流溪源。
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在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中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服务浙江省“八八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深化与重点区域的战略合作,为“六个浙江”和“四个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十年来,浙江大学立于浙江省人才和智慧高地,关于人才培养、学科设置、科学研究的每一次探索,都没有离开对于服务浙江省改革发展的思考。
二十年间,浙江大学未曾停下走出校园的脚步,不懈尝试着对浙江省更直接的服务。从社科智库到政府决策,从农林田梗到医疗一线,浙江大学履行使命,肩挑重担,在服务浙江省改革发展的路上献智献力。
涵养文化,人文浙江血脉流长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对文化传承作出重要指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文化涵养大学精神,文化熔铸民族活力,文化塑造国家灵魂。文化自信是国家与民族发展中一股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重新聚合在一起,涵养文化血脉,追寻求是精神,重拾文科建设,繁荣文化底蕴。
二十年来,浙江大学始终与浙江的文化建设站在一起,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站在一起。
宋画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而浙江在宋史、宋画上同样拥有独特的渊源。2017年5月,在浙江大学,一项延续了12年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初见成型,而这一旷世工程的诞生,便是从《宋画全集》的编纂开始。
走进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图像制作室,紧张而严肃的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密密麻麻的计划表,高高堆起的参考资料,整齐摆放的高清底片,电脑里数不清的整理文档,工作进度精确到以小时为单位的编纂团队……这正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纂工作室。
《大系》项目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打造文化精品,为文化浙江建设贡献底蕴与智慧,浙江大学始终视之为己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长久关怀下,在中宣部领导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出版基金和省委省政府的直接关心下,《大系》项目启动至今的13年岁月里,编纂人员经年累月,精益求精,从2005年《宋画全集》开始,《大系》共收入12330余件(套)藏品,并凭借极高的鉴赏、史料和研究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英国等地多所国家级博物馆、高校、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耶鲁大学教授班宗华评价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套令人惊叹的精美书籍,对于世界最重要的艺术财富之一的保存以及深入地研究,正在作出无与伦比的贡献。《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开启了一个重新理解古代中国经典绘画的新时代。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出版物可以让我们如此接近这些名作,并且看到这么多准确清晰的绘画细节……我完全理解这套丛书包含的重要意义,我相信这套书会开启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艺术与文化的新时代。”
《大系》的诞生是浙江大学传承中华文化、涵养浙江人文的一个缩影。
2013年10月,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华礼藏》项目首批十八册中的部分成果在浙江大学诞生。礼经卷、礼论卷、礼器卷、礼乐卷、礼术卷、礼制卷……浙江大学专家对海内外现存全部传统礼学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校勘、研究,文本篇幅预计达1.4亿字。建构中华礼学文献数据库,推动中华礼仪重建,浙江大学践行着文化核心价值的传统对接。
2018年5月,位于山西大同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第三窟,被原比例、高精度复制到千里之外的青岛。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历时两年,复制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高10米,真正实现了云冈石窟第三窟1∶1还原,是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大体量的文物复制工程,还原了中华石窟历经千年风化的痕迹。
丹青越时空,千载有余香。二十年来,以重大项目为纽带,浙江大学推出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文化成果,铺设起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步步阶梯。文科精品不断涌现,在浙江文化长河中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和学术效益。
传承中华文明与浙江文化,浙江大学有责任,也有自觉。文化建设是国运的承载,也是浙江大学服务浙江,坚持“四个自信”的体现。浙江大学定下了加强浙江文化传承与引领的目标:围绕建设文化强国和“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对优秀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与传播,筹建“艺术考古与图像大数据教育部工程中心”和“数字艺术图像大数据平台”,加快启动“艺术图像与中华文明”项目,传承浙江文化、弘扬浙江精神,服务浙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外脑”蓄力,政府决策高端智囊
智力资源是国家和民族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新时代下,面对我国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外脑”智囊的重要性空前凸显。
立足高端,“浙大智力”服务国家,放眼神州。在浙江大学,以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为代表的高端智库,以及灿若繁星的专家智囊,聚焦党和国家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直接服务于国家决策,做研究、想对策、出点子、想法子,推进了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进程,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脚步。
近些年,浙江大学智库服务国家发展的足迹有目共睹。
2017年,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向校外报送咨询报告建议7篇,其中,2篇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5篇上报国家教育部,搭起智力“快车道”,为国家改革加油提速;
2017年,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就政府改革、金融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国有企业改革、交通强省战略等工作重点,全年开展23个管理咨询、项目咨询、技术咨询和课题研究,整合队伍资源,深挖研究潜力,打造一流智库,架起智力“立交桥”,服务中国转型发展聚沙成塔;
2016年,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置身当下,聚焦“三农”,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带到神州大地,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指导,点燃国家腾飞星星之火;
2017年,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高起点推进、高水平发展,在推进浙江省争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及“两山思想”和实践总结中奋勇向前。
脚踩浙江大地,“浙大智力”也特别着眼于为浙江省改革发展加瓦添砖。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作为我国深化改革的“领头羊”,浙江省在创新改革中一次次唱出强音符。在这场改革的大合唱中,浙江大学专家智囊团的身影随处可见。
根植浙江,浙大智囊立足实际,量体裁衣。二十年来,针对浙江省改革进程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直面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浙江大学整合人才及学科优势,咨政建言,在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各面,产出了一大批决策咨询服务成果。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建议很有价值。”今年3月,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对浙江大学郁建兴教授课题组撰写的政策报告《“E跑通”:“最多跑一次”改革2.0版的总抓手》做出重要批示。2016年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省先行试水,如火如荼。受托于浙江省委改革办,承担这项改革前沿进展专项委托课题的,正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
经过长期跟踪研究,多地实地调研及分析对比,郁建兴课题组为“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省的最终落地进言献策,推动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进程。2018年,浙江“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87.9%、满意率达94.7%。小小支点撬动了浙江省改革的大车轮,而“最多跑一次”也被写入《2018政府工作报告》,“浙大智慧”支持下的浙江经验走向全国。
结合学科优势,整合专家资源,浙江大学的智库力量已经覆盖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没有人会想到,“卡特”,这个听起来有些洋气的名字,竟是浙江大学聚焦国家“三农”问题的尖端智囊力量。浙江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黄祖辉是“卡特”的领头人。立足浙江大地,“卡特”也着眼于推动浙江省乡城一体化的进程。多年来,以黄祖辉为首团队发挥多学科交叉协同优势,全面参与制定湖州市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在“两山思想”的诞生地安吉,黄祖辉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打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安吉模板”。2015年,我国首个指导以村为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以黄祖辉为代表的浙大农经智囊团,一步步点亮着浙江的美丽村庄。
今天,高校智库已经成为联系高校与政府、社会间的服务“驿站”。除了浙江大学主动向上献策,更有政府部门寻计询策,“找上门来”。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姚先国已经不是第一次对浙江省政府的工作“挑刺”了。所谓“专家挑刺”,实际上是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课题组,受政府部门委托,评估省政府全年工作课题中所提出的批评。姚先国带领的浙大公共政策智库,连续数年完成政府公共支出政策绩效评估。基于实际需要,从实际出发,来自浙大专家的政府工作评估报告发布后,在全省全国反响强烈,有力推动了政府工作高效运转。
“浙大智力”同样延伸到经济建设领域。经济基础是改革战略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如何培育出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为代表的经济学智囊,为国家宏观经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问诊号脉”。立足浙江省实际,深入研究浙江经济发展情况,把握浙江经济脉搏,联动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改革发展的任务越繁重艰巨,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面向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面对浙江省日益深化的改革进程,浙江大学基于完善的学科体系和强大的研究力量,逐步确立了“1+X+Y”的智库建设体系,集中力量打造出一个国家级实体性智库,重点建设出多个专业智库基地,精心培养出一批特色智库人才和研究团队,仰首献力国家,也低头服务浙江。
二十年来,浙江大学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既坚持“顶天”,站在国内研究的最高点,跑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也不忘“立地”,立足中国,根植浙江,努力发掘和转化本土化的学术研究资源,对接浙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解决浙江社会发展迈步的实际问题。
今天,浙江大学已有50余个决策咨询智库机构运作在服务政府决策的第一线。全校文科领域从事决策咨询研究的教师,为浙江省各级党政机关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1000余份,参与或承担国家级重大战略规划编制近10项,越来越多研究成果被各级政府采纳,甚至直接转化为政府决策。
二十年实践证明:“浙大智力”力大无穷。
校地“联姻”,科技兴农加速奔跑
在腹地广阔,耕土肥沃的江南鱼米之乡,农耕是养育一方浙水人文的最初形式。二十年来,浙江大学将农桑田耕、科技兴农视为立足浙江大地、服务浙江改革的根脉之本。
“今天你在杭州市场上吃到的鲜玉米,十有八九来自湖州。”这样的论断绝不是空缺来风。事实上,我国华东地区市场供应中90%的鲜玉米,都来自湖州万亩玉米基地。
这样的高产,得益于浙江大学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改革和实践探索。以基地第一批玉米种的播撒为起点,浙江大学与湖州市的农业合作已开启了十年有余。
归毛头首先在这场校地“联姻”中尝到了甜头。
在“鱼米之乡”湖州市德清县,水产养殖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生计。三合乡双桥村的养殖大户归毛头,几年前在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开始养殖“水精灵”良种青虾,这种青虾新品种每亩收入能比养殖普通青虾多出500元。特派员给的“生财之道”让归毛头立马决定增加养殖量至600多亩,一下子增收了30万元。
科学研究走出实验室,走进试验田;科技人才走出校园,走进农村。打通科研成果从研发、推广到应用的壁垒,是浙江大学时刻挑在肩上的担子。
离归毛头不远处,武康镇郭灶村的李文虎承包了60亩竹林种植早园笋,每年到了旺产期,总得为几万公斤竹笋的销路犯愁。
“早园笋无法保鲜,出土三四天后就会变质,有时候没有办法只好廉价卖掉,不过现在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了。”李文虎说。
解开李文虎燃眉之急的,是浙江大学的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在浙江大学农业技术专家的帮助下,德清东洲食品公司在当地建起了一个1200立方米的冷藏室,可实现竹笋保鲜1个月以上,如果出现销售困难的情况,东洲公司还可以保护价收购,进行深加工。用科技成果服务农村生产,浙江大学与湖州市三县两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紧紧相连。
浙大与地方的牵手“联姻”,是偶然,也是必然。
1998年,经历四校合并后的新浙大,学科众多、门类齐全,在科研、信息、人才等方面实力雄厚。“举全校之力,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浙江大学的这一举措与正值缺人才、缺技术、缺规划的湖州市优势互补,一拍即合。
其实,携手地方,利用科技人才优势服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也是浙江大学高水平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之举。在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根植浙江,服务新农村建设和浙江省改革强省战略,浙江大学责无旁贷。
十年前,当朱祥瑞来到安吉县看见蚕农挥起锄头挖掉亲手种下的桑树,那画面令他难以忘却。
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蚕茧的价格一直处于波动之中。顶峰时,每百斤鲜茧的收购价能达到1500元,而低谷时只有七八百。当收购价跌至600元的时候,蚕农便会挖掉桑树,选择种粮食或者其他作物。等收购价格回调后,再重新种回桑树。如此拆东墙补西墙,既浪费了资源,蚕农的利益也得不到保证。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桑蚕养殖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产业。农民即使不养蚕,也可以直接通过桑树获利。”从事蚕桑副产品加工利用研究多年的浙大动物科学学院朱祥瑞,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到了安吉。不久后,一家竹制品生产企业利用蚕农废弃的桑枝生产出了新型木地板。仅半年时间,该企业就在美国开出了20余家连锁店,接到来自美国等国家客户的订单额达上百万美元。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朱祥瑞的科研成果真正让蚕农受益了。每年,这一项目可以为安吉县蚕农增收2500多万元,废弃桑枝从此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
朱祥瑞只是浙江大学派至浙江省各地方大批科技特派员中的一个。把科研成果送到产业一线,把学科优势送到最需要的地方,20年来,浙大服务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
科技兴农,浙江大学是实打实的。推广有支撑:科技创新平台、人才支撑平台、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多方保障;实施有计划:产业发展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境工程、村镇规划建设工程等“八大工程”全面铺开;落地有载体:百个重点项目因地制宜、逐一推进。十余年间,一大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一个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验示范区在书画湖州落地生根,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纽带应运而生,“1+1+N”农业推广的浙大模式敢为人先、创新示范。
这样的案例在浙江大学2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不胜枚举:在长兴,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科研基地“点木成金”,巧手嫁接让30万棵“相貌平平”的罗汉松“改容换面”,身价从70元飙升到800元;在龙泉,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的“浙大体系”,把食用菌、蔬菜、茶叶等小小产业变成支点,农业“硅谷”撬动新农村巨变;在永嘉,浙大教授叶明儿把“稻猪蝇鱼”低碳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开发,变成了最受农民欢迎的科技扶贫项目,生产发展不忘生态建设,浙江大学始终坚持,绿色是美丽浙江的乡村底色。
浙大技术、浙大人才、浙大机制,搭上浙大资源的快车,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变道超车,加速奔跑。如今,原本相对粗放简作、产业单一的湖州农耕,农业现代化水平已跃居全国第二位。“浙大实力”造出了高校科技兴农的“浙大样本”,并正向全省、全国更多地方蔓延复刻。
资源“下沉”,地方医疗“造血”提质
医疗资源“沉下去”,百姓满意“提上来”。2012年,医疗“双下沉、两提升”的重大决策在浙江省首开先河、全省并进。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医疗改革中,一批批优秀的“浙大身影”带着技术与资源下沉基层,递出了“健康浙江”建设的漂亮成绩单。
四校合并之初,届时的浙江医科大学已经成长为一所以医为主,医、药、卫协同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建有6个学院、12个系和5所附属医院,拥有教授、主任医师260名。1998年并校发展后,新浙江大学医学学科整合资源,汇聚人才,规模继续扩大,实力更加强劲。在“双下沉、两提升”的改革部署下,浙江大学带着人才和资源走进区县医院,浙江省地方医疗面貌发生了悄然改变。
“双下沉”,浙江大学不仅是“人来了”。医疗“双下沉”不是授人以鱼的一阵风,而是授人以渔的长期功夫。本着这样的信念,浙江大学“输血”“造血”与“活血”并举,真正让人才和技术落地生根,从根源上破除地方医疗发展瓶颈。
“我最终是要回去的,但我的徒弟们是这里的,哪怕有一天我离开了,嵊州的病人也可以享受到同等同质的优质医疗服务了。”在嵊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下沉”专家张鑫话里话外透露出的,不仅是为医者的仁爱之心,为师者的拳拳之意,更是身为“下沉”医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一千多个日夜,200多台手术,张鑫无数次往返于嵊州和杭州之间,已把嵊州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一点点解决各类基层临床问题,改变着当地的医疗状态。
二十年来,浙大医学专家的“下沉”,带来了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在衢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授潘文胜,一“沉”便是两年。作为浙江大学“下沉”衢江的首批常驻专家,沉入基层的每一天,潘文胜都让当地医疗技术发生着点滴变化。两年时间里,他救治内镜患者4000余例,进行腔镜手术500余例,先后带领浙江大学4批次13名专家常驻衢江,驻扎在医疗服务一线。结合专业强项及学科优势,潘文胜还在衢江开设了消化内镜中心等特色科室中心,带动当地医生学习掌握新技术,补齐了该领域技术空白和医疗缺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实际举措,诠释了“地方医院得发展,地方群众得实惠的”帮扶初心。在武义县、江山市、龙游县,浙大邵逸夫医院植入总院质量管理体系,推动技术与服务能力创新。吸收对接医院管理干部、业务骨干到总院进修轮训,共享总院优质资源。在武义分院,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全省首推潜力医师导师制,“输血”变“造血”。“邵医(纳里)健康云平台”让信息协同、检查协同、诊疗协同、转诊协同、教学协同和健康管理协同变成现实,成为“互联网+协奏医改”的行动典范。微创医学中心辐射浙中地区,造福武义及周边金华、义乌、东阳、永康等地数百万百姓。
这样的例子早不鲜见。
在衢州,浙江大学医学院各附属医院以及相关学院、学科和衢州地区6个县市区共同参与,通过纵向整合和横向支撑构建高水平、全覆盖的“五纵、五横”医联体模式。特别是“妇幼联袂、全国首创”浙江大学衢州高水平妇幼医联体成效显著,成立了浙西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康复医学中心,《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浙大衢州医联体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在义乌,浙江大学集聚资源,与义乌市合作共建高水平医疗联合体,按照“高水平、国际化、特色化”的定位,助力义乌打造“浙中医疗高地”,切实提高当地群众共享优质医疗服务的获得感。
在武义,“省字号”口腔医疗落户浙中百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高年资专家长期驻扎,迄今累计下派省级专家18人,总计完成专家门诊3500余人,专科手术500余台,武义分院手术人次较合作前增长60%,在学科建设上实现多个零的突破。
在北仑,浙江大学临床与科研并重,有效整合医疗资源,按需发展进行医学学科建设,带动北仑医院等级提升,实现优质资源真实下沉、逐级辐射。
在建德,浙江大学以国际医院管理认证为抓手,更新管理理念、融合医院文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下沉人才资源,建起纵向远程医疗模式。
留下好人才,种下好技术。二十年来,浙江大学积极探索可持续帮扶服务模式,努力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流向基层,强化区县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形成了有浙大特色的逐级下沉帮扶体系,促进了浙江省优质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
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绍兴、金华、宁波、丽水、湖州、衢州等地医院,看到的已是截然不同的面貌。尖端的医疗技术、优质的管理理念、娴熟的医疗人才,浙江大学医疗“双下沉”留下的种子已经生根开花。
二十年来,浙江大学对浙江省的医疗覆盖日趋全面,依托强大的医疗学科实力,浙江大学结下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宁波医院、丽水医院、湖州医院、衢州医院、绍兴医院6家地市合作医院,省内20多家基层“双下沉”合作医院和300家对口支援协作医院。
二十年来,浙江大学与浙江省基层医疗单位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办医关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院延伸,形成了附属医院—地市医院—县级医院的多级辐射网络体系,并继续拉开辐射网,向新疆、青海、西藏、云南、贵州、海南等省外地区扩散。
二十载光影变幻,二十载风雨兼程,浙江大学饮水思源,散叶归根。做守望者,为浙江远航保驾护航;做服务者,让点滴改革聚沙成塔;做建设者,为浙江腾飞添砖加瓦。今天,浙江大学扎根浙江、服务浙江的“菜单”仍在持续更新。
(文 樊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