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观点  师说

家风建设: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发布时间:2018-12-28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张彦22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道:“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将严以修身与以身作则相结合、传承传统家规家训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家庭内部倡导与社会外部规范相结合,必须修好家风建设这一堂必修课。

 

家风为基促党风民风

家规家风犹如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家规家风,往往是儿女不才,家庭不睦,道德滑坡,风气低俗,这也是不少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法乱纪的重要原因。苏荣一案中,有14名家庭成员涉案,可谓夫妻同谋、父子上阵、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敛财。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放纵妻子、女儿、女婿,整个家庭形成了以王敏为核心的腐败链条,陷入了物质生活享乐化、精神生活颓废化、家庭生活逐利化的泥沼。从近些年查处的案件看,出问题的党员干部普遍存在家规不严、家风不正等问题,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形成家族式窝案、家族式腐败。这一现象值得人们警醒。

中华传统文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广大党员干部应传承优秀家规家训,加强政德美德建设,严私德、正家风。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正家风,就是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只有广大党员干部率先成为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建立者与践行者,才能立家风、正党风、带民风。

 

律己与律人并重

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自律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因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淡薄,利用自身的职务便利与官场“影响力”,通过各种活动,形成以熟人、老同事、老部下等为链条的利益圈子,圈子里的人互相隐蔽提携、结党营私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七个有之”,要求认真排查因律己不严而带来的拉帮结派和结党营私的行为,为党员干部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严以律己,方能为人表率。树自律之家风是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强化道德自律意识、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性的主要着力点。党政干部要坚守优良家风传统,在家风建设中筑起“欲望膨胀”“腐化堕落”的防火墙,让家风真正成为折射党政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同时,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入手,高度重视廉洁修身,树立“底线意识”,做到自省、自警,家里家外一个样、台下台上一个样、八小时外和八小时内一个样。党员干部只有树立好的家风,才能有好的作风,才能以克己奉公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党员干部只有率先成为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建立者、守护者,以自身清正为“齐家”树立标杆,才能在思想上守其初心,在行动上持之以恒,始终如一。

以身作则,方能避免大错。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在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带着原生家庭的印记。党员干部要深入挖掘家风家训的内涵,树家规,立家训。家规家训作为一家之约,以家为场,以血脉为系,辐射家庭、族群、社群,以至民族、国家,具有唤醒理性和涵养情感的先天优势,更容易被家庭成员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接受,从而达到修身立品、自觉自律的目的。因此,每位领导干部都要把立家规、正家风摆在重要位置,正己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特别是在针对下一代家庭教育中,应注重“管宁割席分坐”“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等传统家庭优良事迹和传统家规家训的分享传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内容融入家庭教育之中,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先锋表率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传承家训,培育家风

重家教、育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的家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重温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系列历史人物或知名家族的家风故事,研读诸多传统家训名篇的深刻内涵,对于剖析部分党员干部家风不正的多重原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大有裨益。

传统家规家训是古人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许多家规故事、家训名篇被奉为治家教子的宝鉴而流传极广,诸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诫子书》等家规家训,虽历经千年仍焕发光彩。古代家训围绕立志、勤学、自律、诚信、勤俭、交友、慈孝、睦邻、清廉、家国等主题,跨时代地回应了现实家风建设中的慈孝不对等问题、党员干部的严于律己问题、以上率下问题、诚信戒欺问题,突出以好家风培育子女好作风、塑造后人好品行的重要性,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此,党员干部应注重立家规、正家风。立家规,就是以严格严谨的家规家训引导家族成员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始终保持家教严格、重规守矩,培养家族成员坚守底线、筑牢防线的优秀品质;正家风,就是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尤其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家风培育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家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联系。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应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让家风建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汇聚成传承中华文明的正能量。

 

家族内建,社会强化

家风作为每一个家族特有的风尚习气,本质上是对家族特色的价值彰显,体现出一个家族区别于其他家族的精神气场。就此而言,家风建设属于家族内部的文化建设活动。然而,“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参与家风建设的家族成员不仅是家族关系中的个人,更是活跃于家族关系之外、存在于普遍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习、家庭和谐家风的建设,皆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因此,优良家风建设不仅是一个家族内部的活动,更是全社会人们共同的追求。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对人民群众有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其家风建设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党员干部自身的作风和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政治环境的良莠。

因此,家风建设须依靠外部力量的规范,尤其是对于党员干部的家庭来说,要积极健全家风建设与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用规范推进优良家风建设。建立党员干部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明确将家风建设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之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六个从严”的要求,从思想、作风、治吏、反腐、执纪等方面形成具化的考核指标,考察党政干部家规家训建设情况,使党员干部能以身作则,自觉传承借鉴优良家风文化,并结合党内政治生活要求,把外在已有规约与时俱进地融入家族内部家风建设之中。

 

家风亦是学风、作风,更是党风、社风和民风。良好家风的形成有赖于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有赖于关键少数的广大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张彦,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11月22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