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一流大学为何需要一流教学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9-09-24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柯溢能 吴雅兰629

    筹建10年之久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以下简称浙大艺博馆),2019年9月8日正式开馆,9月9日起对社会公众开放。

    这座矗立于紫金港校区的四层混凝土砌块建筑以灰红为主色调,给人以庄重之感。朴实的清水灰砖又给人亲切之感,使观众不经意间就进入馆内,在现代、极简的空间中流连,徜徉历史的星汉。

    开学后,浙大艺博馆将投入到教学服务中,同时,博物馆的四个展览也于开馆当日开幕。

    让中国艺术史回家

    艺术史在发达国家早已是一门十分成熟的学科,国际著名的中国艺术史学家方闻先生建立了中国艺术史学科,致力于在西方世界构建中国艺术史的话语体系。

    作为在西方的中国艺术史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反观祖国艺术史学科的发展现况,方闻先生晚年有一个心愿——让中国艺术史回家。

    2008年春天,方闻先生来到浙江大学,出席了“艺术史与考古学科建设讨论会”,为博物馆建设选址、规划,为铭记方闻先生对中国艺术史研究和浙大艺博馆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博物馆中的图书馆命名为“方闻图书馆”。

    博物馆对大学、社会都承担着美育的功能。人们通过参观古代艺术品,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读不懂物,就发现不了实物上所记载的文明史证据。只有学术力量强了,我们才能掌握解释权、话语权。”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楼可程说。

    “专业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曲高和寡,养在深闺’,公众没有机会也没有太多能力读懂。”楼可程说,艺博馆将提供一个学术知识公众化的平台,高深的学术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像展现走近社会大众,报告厅也将向公众开放,介绍研究者的观点与思想。

    读懂青铜陶瓷、书法绘画

    不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博物馆,浙大艺博馆从设计之初就立志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探路,注重实物教学、以实物为证据进行研究,让广大师生读懂青铜器、陶瓷、汉唐书法、宋元绘画,乃至古希腊雕塑、印象派绘画等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瑰宝。

    楼可程介绍艺博馆的使命主要表现在专业教学、全校的通识教育和社会公众教育三大块。可以这么说,对于文博乃至人文大类师生,最好的教室在展厅和库房,博物馆是教学中移动的“桃花源”。

    浙江大学在设计艺博馆时,还在思考一个重要的命题,即教育的功能与方向,进而回答如何通过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塑造学生的共同价值。“对于不同文明的侧面,每个学生都应该去追求理解。我们希望通过艺博馆提供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全校学生把艺博馆当作大课堂,来这里看展品,写作业。”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介绍,人文类的通识教育目前已经在规划课程阶段了。

    今年5月,浙江大学正式成立艺术与考古学院,这也将为艺博馆带来重要的学术支撑。白谦慎很有信心,“浙大的优势在于有一支高学术水平、高策展能力的研究团队。”

    楼可程说,博物馆是剧院,文物是道具,核心演员是专业教师。浙大艺博馆最重要的“财富”就是人才,“演什么戏、谁来演,需要专业教师。”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浙大艺博馆将聚焦全球教师,通过设立访学基金,以更开放的办法,吸引更多的人来“策一个展,开一门课”。

    中国中心、全球脉络

    目前,艺博馆的“镇馆之宝”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书的《西亭记》残碑,这是由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捐赠的。据艺博馆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复原推测,全碑原高有270多厘米,四面环刻楷书,碑阴上部浅刻有篆字“柳文畅西亭记”,下部刻文字口清晰,点画饱满而有锋棱。

    大学拥有自己的博物馆,最大的便利是什么?

    “从收藏到展览都考虑两大功能,一个是通识教育,一个是专业教育。”参与建馆工作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缪哲说,就是根据教学的要求摆设展品。

    浙大艺博馆一方面要培养浙大学生对本国文明的认识,深化其民族认同;另一方面,它也须培养其多元文明意识,开阔其国际视野。博物馆计划在20年内,建立一个包含人类不同文明代表性作品的教学收藏。

    浙大艺博馆陈列的一部佛教写经《御愿经》下卷,写就于日本奈良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唐代。全长10.5米,结体工整、笔力遒劲,其上卷被日本正仓院收藏,是重要的文物。

    “我们的收藏原则是以中国为中心、以全球为脉络。”楼可程介绍浙大艺博馆的藏品思路,是基于教学需求。在收藏策略上,中国文物和艺术品一般依靠捐赠和借用,主要购藏外国文明艺术品,近期的购藏重点是东亚和南亚文明。比如,开馆展览“汉唐奇迹”就是从国内12个博物馆,借了130多件文物,核心思想是汉代到唐代中国造型艺术的变化。除了借藏品之外,浙大也希望更多社会人士能够为艺博馆支持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