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韩少功浙大谈“经典”:卖得多?字数长?都不是经典,文字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9-11-15来源:小时新闻作者:姜力暄 邱伊娜 王湛 柯溢能 561

短短的灰白头发,浅棕色马褂,亲切的笑容,66岁的韩少功身上,有一种平和从容的气质。

出生在湖南长沙的韩少功是当代著名作家之一,也许相比于他的名字,他的作品《月兰》《马桥词典》更让人熟悉。

日前,他来到浙大,和学生们谈了谈关于“文学经典”的话题。

韩少功来到浙大,和学生们畅谈“文学经典”  摄影 张峪溥

卖得多?字数长?

这些都不是经典

“我读书的时候,上世纪60年代,每年只有几部十几部长篇小说出版,现在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就有4000多部,还不包括网络小说,”韩少功十分感慨,“尤其是现在的网络小说,百万字叫短篇,字数上千万的比比皆是。”

韩少功认为,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作品,这就体现了择优而读,选择经典的必要性。

那什么是经典呢?韩少功强调,历史上经典没有恒定不变的标准和原则,要把什么是经典说清楚很不容易,于是他举了许多例子。

“民国时期有个畅销书的作家,叫张恨水,张恨水卖出的作品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的多于鲁迅,但显然在文学史上,张恨水与鲁迅不能同日而语。”韩少功的观点是,畅销书并不能代表经典。

“我们最经典的唐诗宋词,四书五经,都是短小精悍。”在韩少功看来,文字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契诃夫一生没有写过长篇小说,但任何一部文学史都不会漏掉他的名字。”他说,一篇作品的经典程度,与字数长短多少也无关。

韩少功好像有一肚子的例子,最后一点,他仍然用举例的方式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孔子活着的时候自嘲‘丧家之犬’,死去之后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可见作者一时的名望和社会地位完全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经典不是对前人的模仿,而是大胆的创新。”他总结道,“同时还要创造出作品的价值来。”

紧接着韩少功又抛出了一个例子:“为什么谐星卓别林能有很高的经典地位?因为卓别林的作品是有价值的、有高度的,现代人还能从他的《摩登时代》中找到自己生活的缩影。”

作品经典化

能做加法也能做减法

如何才能创造经典?韩少功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作品经典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做加法和减法”。

“加法是一种人为的建构,它包括政治、资本和知识分子的认知等等,这些人为的因素会影响一个作品的地位。”韩少功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当时电影全球路演,用了巨额资金宣传,才成功打出电影的名气,有了最后奥斯卡的回馈;另一个是《红楼梦》,因为知识分子对《红楼梦》的喜爱与追捧,《红楼梦》成为了四大名著之首,这就体现了知识分子对文学史的影响力。

减法是一种自然的淘汰,时间会消解掉人强加在作品上的地位和意义。“时间是一个做减法的大师,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因素,迟早会被消解。”韩少功强调,“我们要习惯有人做加法也有人做减法的情况。文学史是被不断改写的,没有一劳永逸的结论。”

阅读经典

学会穿越时空和作者交朋友

“很多文学经典写作的时间离现在很遥远,读者和作家生活的环境天壤之别,这样的隔膜可能会让读者对作者的作品难以理解。”韩少功提出,阅读经典的第一步,是要培养还原作品环境的想象力。

“古人总写‘接风洗尘’,我们可能会困惑为什么要‘洗尘’。古代社会没有柏油马路,路上尘土飞扬,所以出远门必定会沾染很多尘土,接待的人家才会‘洗尘’,这就是环境不同所带来的的词义理解上的隔膜。” 韩少功说,只有设身处地地代入作者境况,才会理解作者文字中的场景和思想,才能够真正理解经典。

其次,要学会心智对接。韩少功告诉大家“我们不要把阅读经典当做一种任务,而是一种兴趣,试着和作者交朋友”。

除了想象力和对话之外,多元互补也很重要。“经典不是完美的。它是一味良药,但用错了也会成为毒药。”

韩少功用小学生阅读《红楼梦》举例,这样在不恰当的时间读不恰当的书籍,可能让经典成为毒药。

“纸上读来终觉浅”,韩少功希望当代大学生把书上看来的知识变成一种能力,变成自己的血肉,而这必须要有实践。他还希望当代青年要有野心,要有写出超越经典作品的勇气。


小时新闻2019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