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风采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浙大人】金静芬:“生命不能等待”!

发布时间:2021-09-01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叶鑫 周思逸1305

36年前的一个夏天,未满20岁的金静芬离开家乡,拖着一只箱子,带上一床席子,满怀憧憬地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报到。这是她参加工作的第一年,离家前,身为党员的父亲便嘱咐她:“你呢,年纪轻要吃得起苦。”

如今的金静芬凭着出色的工作业绩、超乎常人的吃苦奉献的工作态度和至真至诚的待人之道,收获了无数的荣誉和赞美。在参加工作的第36个年头,她仍奋战在护理工作的第一线,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迎难而上,争当灾难救护天使

地震、车祸、火灾、塌方、传染病……每当遇到上述灾难中的伤病员时,金静芬总是挺身而出,身先士卒。是大家公认的最不怕脏、最不怕危险、最具号召力、最有爱心的“灾难救护天使”。

刚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金静芬就被分配到了最苦最累的急诊科。当时,急诊科人手紧张,常常一人当成两人用。铺床、查房、输液、发药、清点设备……事无巨细,她都花百分百的气力去完成。工作第一年的春节,金静芬更是一口气从年三十“连轴转”到年初八。每当快要累垮时,只要回想起父亲说的话,“力气,今天做没了,睡一觉就又有了”,金静芬便又充满了干劲。

急诊科的工作忙碌而紧张,每天工作十几小时不在话下。经常一周不能在家吃上一顿饭,办公室里时刻备着一只行李箱,半夜随叫随到。

2003年“非典”时期,在面临高危传染风险的情况下,她自己毅然承担起为疑似病人送检化验的工作;面对隔离区内病人的异常情绪变化,她还担当起心理师的角色,耐心、细致地予以解释,帮助病人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由于工作强度高、休息少,加上喝水不多,两层隔离防护衣脱卸烦琐,金静芬得了尿路感染,同事们都劝她回家休息,但是她仍然坚持了下来。事后有同事问金静芬:“难道你不怕?万一你传染上了怎么办?”她坚定地摇了摇头:“‘非典’爆发了,如果我们护士不去照顾病人,那谁去照顾?这是我们的责任!”。她知道,既然选择了护士这份职业,就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201475日,杭州公交车起火事件中,多名乘客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作为当时收治烧伤病人数量最多、诊疗烧伤病情最严重的核心战场之一的浙大二院,金静芬临危受命,率领护理团队,沉着应对,合理调度应急梯队,科学制定工作流程。从事件发生当日至1124日,全院共计启动20个科室、33人次护理骨干,其中具备监护及烧伤经验护士29人次,支援上班天数共计1231天。她身体力行,连续两周日夜蹲点在烧伤科病房,为病人翻身、拍背、做好皮肤护理和管道护理。该事件中的19名烧伤病人病情非常危重:重度烧伤16名,中度烧伤3名,II°-III°烧伤面积超过50%;吸入性损伤患者17名,气管切开患者16名,机械通气患者8名。每天早上7点,病房里就一定能看到金静芬的身影,每一位患者的每一寸皮肤、每一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她都仔细检查,丝毫不放过体温、呼吸等每一项有异常的变化,每天下午她都会参加烧伤、院感、呼吸治疗科等多方面的专家会诊,将发现的异常情况做详细讨论,确定下一步救护计划。她与同事们共同坚守在救治第一线直到最后一个伤员出院,创造了“群体重度烧伤患者超五个月零死亡”的伟大医学奇迹。


孜孜不倦,做护理工作者的引路人

金静芬自我要求严格,对“徒弟们”也同样不降低标准。作为浙江大学护理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她非常注重学生的培养,尽管日常工作和压力如此繁重,但她对她带的每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立项、开题、研究以及总结等方面都严把质量关。有一次,为了帮助一名研究生准备开题报告,她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反复指导,直至深夜2点也浑然不觉。

同样,她还常常鞭策年轻的护士们,在工作中要常思考、勤实践,要给自己树立目标。有些护士适应岗位的过程较慢,金静芬也不着急,她从带教这一环节想办法,经常性地变换带教风格,帮助新护士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和状态。

爱之深、责之切,金静芬对护士们在工作的要求一丝不苟,然而每当护士们遇到工作和生活难题时,他们又都会向金静芬倾诉,而金静芬总是在第一时间帮助大家排忧解难。

在担任急诊科护士长的15年里,金静芬从急诊科里培养出6名优秀的护士长。今天,在金静芬的带领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有着一支优秀的护理队伍,他们先后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五一巾帼标”“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金静芬的理解中,护理之道的内核是特别朴素的三个词:专业、敬业和奉献。作为一名护士,首先要力求专业,即精湛的技术、规范的流程和熟练的操作。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人员在医院里是一支重要力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士约占了医护人员总数的一半。“只有业务能力扎实了,才能应对病人和医生提出的更高要求。”金静芬说,“护理不需要太多的‘理想主义’,但是护理需要‘梦想’。”

为了更好地将护理之道传承,2018年,金静芬主编了《护理之道百年传承》一书,该书分为6章、近15万字,梳理了150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护理工作者们的光辉事迹。“在新护士入职时,每人赠送一本,我们要让90后的年轻人们明白护理工作的荣耀与责任。”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独生子女进入护理行业,金静芬坦言,需要一些策略来激发掌上明珠们的工作责任心。


身体力行,做“健康中国”的助力者

漫长的人生道路上,4分钟看起来不长,但是心搏骤停刚发生的4分钟,却是生与死的时间距离,如果能掌握科学的救护知识,无疑会在挽救生命时抢得先机。为了能在危难时刻及时救援,金静芬把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当成了永远追寻的课题。她知道,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效率,不仅仅是急诊医护人员的本职工作,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在她的带动下,201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创建了RRS快速应急反应系统,通过监测危机事件和触发反应来调度响应的团队从而降低住院病人心搏骤停的发生率,提高复苏的成功率。2013年共启动94例心搏骤停抢救,现场抢救成功率达到86%,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在她的影响下,医院于201110月成立中国大陆唯一由护理部主持、浙江省首家具有BLSACLS培训资格、浙江省首家拥有主任导师即具有BLSACLS导师培训资格的中心。院内工人、保安、医务人员培训达5000余人次,医院100%的护士完成BLS培训。20122013年度均获得大中华区AHA心血管急救杰出培训中心称号。公众心肺复苏技术推广的培训量在大中华区AHA培训中心排名第一。

当今社会,大城市里的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医疗资源稀缺;而基层医院留不住人才,技术和管理难以提高。为破解这一结构性难题,2015年,浙江省政府响应国家号召提出“双下沉、两提升”战略,让大医院结对帮扶基层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选派了一大批优秀技术骨干和护理人员赴贵州台江、新疆、西藏,及省内建德、遂昌、余杭等地的医院开展定点帮扶与短期帮扶,帮助基层医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院管理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这不仅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也是将优质医疗服务惠及广大百姓的根本途径。

让金静芬印象最深刻的是,刚到帮扶地区的基层医院时,她看到满抽屉的储备药,摆放混乱。“我告诉他们,基层医院不能有太多的储备药,同时医院还应有规范的药品标识和管理流程,要将高危药品和普通药品分开放置。”她说,“我们的护理人员过去后,为当地带去了科学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管理理念,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经过不懈的努力,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帮扶地区的基层医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制度建设、流程管理及精神面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起色,工作量比原来翻了一番。

早在2001年,金静芬就开始主动进行公益帮扶。她利用无数个节假日,几乎走遍浙江省所有贫困山区,甚至远赴宁夏、贵州、新疆等地免费讲学50余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000余人次;连续7年组织护理团队一起为广大社区居民进行CPR生命急救术、急救技能知识的公益培训,提高民众急救、自救、互救的能力。

在祖国大地上,金静芬一步一个脚印,送教下乡;但在女儿面前,金静芬几乎成为了“不称职的妈妈”,甚至连一家三口的出行活动都会因为一个急救电话而即刻泡汤。想到这里,金静芬的眼眶有些湿润,像是被戳中软肋。女儿无心的嗔怪被金静芬记在心里。虽然满心歉意,但在金静芬的心里,对于誓言的信守,却从未改变,她时刻准备着,为重燃生的希望,献出爱、决心和毅力。只因她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护理工作者,在灾难和急救面前容不得一秒迟疑。

(叶鑫 周思逸,部分素材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帮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