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浙大人,在罗布泊写下光辉的一页

发布时间:2021-10-21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柯溢能516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全校开展新发展阶段使命愿景大讨论之际,开辟服务“国之大者”专栏,深入挖掘我校主动担负时代使命,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的故事,阐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与势、人与事、情与理,皆是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汲取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的蓬勃动力。


1964年10月16日,一声东方惊雷响彻寰宇,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57年后,重新回望罗布泊这片神秘土地,浙大人的名字与中国核试验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王淦昌、赵九章、钱三强、程开甲等4位科学家是浙大校友。

马兰基地培养的10位院士中,程开甲、吕敏、杨裕生、林俊德等4位院士,是浙大毕业生。

全军十位挂像英模,从浙大毕业的林俊德将军,便是其中一位。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浙江大学通过人才自主培养,服务“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不断助力我国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他们的名字都曾是国家机密

“有一个地方名叫马兰,你要寻找她请西出阳关,丹心照大漠血汗写艰难……”

马兰基地,对于当时的世界,在公开出版的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痕迹。从1964年中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96年最后一次地下试验,这里进行了中国全部的核试验。

西风凛冽,黄沙漫卷。最早一批奉命从事核武器研制的科学家中,便有从1936年到1950年躬耕浙大讲台的王淦昌先生。上个世纪50年代,身为苏联杜布纳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的王淦昌,领导了一个团队发现了反西格马超负子。

就在物理学界都猜测王淦昌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时,20世纪60年代初,这个名字忽然销声匿迹。当时,国家希望王淦昌放弃基本粒子研究,从事核武器研制,并问他是否愿隐姓埋名。王淦昌毫无迟疑,当即写下了“王京”两个字,并掷地有声地说:“我愿以身许国!”

一代代追寻者青丝化白雪,一辈辈科技人情铸边关恋。在中国科学界整整“失踪”了17年。某一年除夕夜,王淦昌与邓稼先在帐篷里相互敬酒。邓稼先对他说:“叫了王京同志这么多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言毕,两个人抱头痛哭……

同样为了核武器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程开甲,是浙江大学物理系1941届毕业生。1960年,一纸命令让程开甲走进了核武器研制,此后把家搬进了罗布泊深处。

“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是我的信念。”多年后,“核司令”程开甲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回国后,我一次又一次改变我的工作,但我一直很愉快,因为祖国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百余位浙大人奋战在马兰基地茫茫无垠的艰苦环境中。

2021年5月,一册《基地浙大校友名录》在“浙江大学党史档案文献展”中展出。翻开一个个尘封在历史深处的名字,背后都是浙大人奉献在国防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征程中,默默践行“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马兰精神的真实写照。

浙江大学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

“1937—1941年,理学院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大师们的教育和浙大求是精神的熏陶,培养了我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的精神,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非常感谢浙大求是精神和大师们给我的宝贵‘财富’。”

2017年已是“八一勋章”获得者的程开甲院士,在向母校浙江大学致信中这样写道。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迁至贵州,王淦昌为师生讲授“军事物理”和原子核物理。在物理系开设讲座时,大家常常就科学问题展开讨论。这让听众们耳目一新,也让青年程开甲真切地体会到科学的精神和真谛。“浙大物理系老师们的学者风度,感染着年轻的师生。”

求贤若渴,思贤若渴,育贤若渴。国家启动核武器研究后,程开甲来到浙江大学挑选一批学生参与其中。1960年刚刚从机械系毕业的林俊德,就是被国家挑选到马兰。

当得知自己将从事核试验时,林俊德兴奋地说:“我一定会勤奋工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核事业。”这个誓言,他坚守了一辈子,直到生命最后一天,他还坚持工作了5个小时。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周总理在电话里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现场指挥帐篷里一片肃静。此时,程开甲带着26岁的林俊德匆匆赶到,说: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从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证明,这次爆炸是核爆炸。张爱萍看了看眼前不太面熟的年轻人,激动地拍了拍他满是尘土的肩膀说,你们立了大功。

“如果说我后来有什么成就能成为工程院院士,这得益于在浙江大学等求学之地孕育的种子。”林俊德校友佩戴到生命最后的手表,是浙江大学百年校庆时发的纪念品,价格不过几百元。当时,表壳磨得已有些斑驳,表带还裹着胶布的这样一块手表,林俊德却视如珍宝。

对母校的牵挂,深深影响着一代代罗布泊深处的浙大人。马兰基地原总工程师、浙江大学1982届机械系毕业生沈志康就是毕业后直接到了马兰工作,他说:“回望这一路走来,浙大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与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浙大‘求是创新’校训的熏陶,让我至今受益。”

为新时代的“两弹一星”贡献智慧

马兰基地所孕育的马兰精神,在那几代浙大人身上“扎根”了一辈子,并通过他们的故事传递给了无数年轻人。截至目前,有仍有30余位浙大人耕耘在马兰基地,默默无闻,隐姓埋名。

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2021年的盛夏,浙江大学马兰工作室的社会实践团再次来到马兰基地。他们的第一站,便是去往革命烈士陵园。在罗布泊的深处,如利剑般矗立的高碑上,铭刻着这样一段碑文:“他们的生命已经逝去,但后来者懂得,正是苍凉与悲壮,才使得和平二字显得更加珍贵。”

实践途中,机械工程学院2020级硕士生龚轩写下了入党申请书。他说:“马兰学长们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这些可爱又可敬的人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许党报国、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我从来没有像此刻一样迫切地期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想要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挥洒自己的青春,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

如何为“国之大者”育人?

多年来,浙江大学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政工作和党建工作相结合,坚持党建龙头为思政工作引领方向,强化思政工作为党的建设筑牢强大根基,提升育人能力。

罗布泊深处浙大人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近日,以马兰浙大人为主题的微党课《永不凋谢的马兰花》,获得浙江省青年理论宣讲暨微型党课大赛情境式宣讲决赛特等奖。

“我的专业能够建功国防,而且还是到林俊德校友生前工作的单位,让我作出了最后的抉择。”作为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生,历来是许多企业争抢的人才。而2021届硕士毕业生邱福建却放弃互联网企业的高薪,选择了去往马兰基地,即将携笔从戎探索科研更深处。还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他就转发了列有各大国之重器总工母校的朋友圈,并写下:“以家国为怀,努力向他们看齐。”

“两弹一星”工程已经在一辈辈科研工作者的艰辛奋斗中,书写进了历史的丰碑。

新的征程上,新的“两弹一星”考卷前,依旧矗立着薪火相传的浙大人。他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服务“国之大者”,肩负使命担当,攻入“无人区”,培育“杀手锏”,回答时代之问,共赴青春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