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的12英寸55纳米CMOS成套工艺线建成通线并成功流片,实现关键工艺自主可控;采用新技术路线生长的氧化镓晶圆实现了从2英寸到6英寸的突破;自主研发的碳化硅单晶成功跻身8英寸碳化硅俱乐部;高性能质子交换膜助推绿色氢能产业发展……11月1日,“‘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讲好高校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故事”媒体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水博园区举行,一项项最新科研成果亮相,园区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活跃
氧化镓是一种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今年2月,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6英寸铸造法氧化镓单晶研制获得成功,为实现国产化替代奠定坚实基础。科创中心先进半导体研究院研究员金竹介绍,“目前已成功制备出2英寸、4英寸、6英寸晶圆级氧化镓单晶衬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块小小薄片的背后,是科创中心首批自主孵育的科学家企业。“我一直坚信,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进入工厂,走向市场,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科创中心先进半导体研究院教授、该企业创始人张辉介绍,团队在短短三年时间内,打通了前沿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已经能够持续为我国电力电子等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他说:“不同于传统高校,在科创中心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我们可以打破体制机制束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更灵活的机制,高效整合政产学研资源,使转化更加顺畅、高效。”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德仁认为,科创中心为基础研究成果落地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支持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提供了平台,而且科创中心一直走在研发体制改革上的前列,“既是同城的新型大学校区,又是开放科技园区,同时还是科技创新‘特区’,融合各种体制机制的特色。”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赛道上,科创中心优势更加凸显。截至目前,科创中心已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120多家,同时,科研人员成立科学公司近40家,助推科学家向企业家跨界转型。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增强
自2019年成立以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不断涌现“硬核”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近700人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成为杭州萧山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中,科创中心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体系、高层次人才的产才融合引育机制和高精尖成果的产研融合创新模式,为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进行了先行探索。聚焦产业紧缺亟需人才培养,以大人才建设大平台,在大平台汇聚大团队,带动一批心怀高远使命、攻坚克难的新型人才队伍。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创中心领域首席科学家吴汉明的带领下,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建成全国唯一的12英寸CMOS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成套工艺技术公共创新平台,致力于开展集成电路产业高端技术人才培养和产业上下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这里,学院和创新平台串联起了前端人才培养和后端产业化试验,集成电路领域的教科人一体化在这里有了更为清晰的探索路径。
在科创中心,众多关于“芯”的梦想正走进现实。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联盟落地,萧山首家集成电路领域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成立……助推萧山集成电路产业的加速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未来,科创中心将围绕集成电路、合成生物、先进材料、仪器装备四大领域,统筹创新要素,打造最优生态,全面建设国际化、开放式、网络型的创新“特区”,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高端科创平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总站 2024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