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从本土卓越到全球影响的人才输送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25来源: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作者:10

2025年伊始,梁文锋,这位来自中国的科技先锋,凭借其创立的DeepSeek公司,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崭露头角,迅速成为全球瞩目的行业翘楚。而这位行业巨擘的学术根基,正是植根于浙江大学的沃土之中。梁文锋的本科与硕士学业均在这所著名学府的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完成,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浙江大学创新精神与卓越教育体系下的必然产物。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这所孕育了无数科技英才的摇篮,可以从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工程”的重要推动者和实施者、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起。1967年,叶培建毕业于该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他评价学院“老师们讲课都非常认真,有水平。”他认为:“大学学习更多的是培养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叶培建院士被誉为中国嫦娥系列研制团队的“定海神针”,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从九天揽月到逐梦火星。

知名校友段永平,1983年毕业于该学院电子物理技术专业,他的商业智慧和独到眼光,使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成为行业翘楚。段永平的社会责任感同样令人敬佩,他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使他成为浙江大学60余万校友中向母校捐赠数额最多的一位。他认为,“在学校里最重要的不是你学到的知识,而是你掌握的学习方法和人生感悟。”段永平的传奇,不仅在于商业上的成功,更在于他对教育的热忱和对母校的深情。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之所以能相继培养出如此耀眼的人才,得益于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关爱奉献”的学院文化、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和宽口径重个性卓越化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段永平认为做企业和做人都要讲究“本分”,要“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这其实是对“求是”精神的传承与演绎。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历届党委都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坚持红色教育,连续7年组织全体一年级本科生上井冈山学习培训;另一方面加强使命引领,实现学生党支部与国字头单位党建共建全覆盖,组织青年学生到神州十七、探索一号、中国天眼等现场感受“大国重器”,努力将“国之大者”扎根学生心中。86岁高龄的宫先仪院士号召青年学生学好本领、站出来让祖国挑选;84岁高龄的王明华教授坚持赓续红色基因。

历任院长一致认为,给学生充盈的自主空间是创新的源泉。学院以基础知识面宽、拓展思维强作为人才创新性培养的重要原则,围绕“宽口径、重个性、卓越化”为目标,着力培养“T型”学生,即在校期间通过专业领域的深度、跨学科的宽度,来实现走出校门职业领域的广度。早在2009年,学院就主动对标世界顶尖大学,结合电子信息产业需求,形成本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伴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和前沿理论的迭代更新,学院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础等专业必修课,建设“AI+信息”和“量子+信息”课程群,现有5个课程群、100余门课程的资源库,凝练少而精的必修课,提供多而广的选修课,逐步探索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电子信息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自主构建具备个性职业生涯规划所需的知识结构与应变能力。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实施“两前”培养方式,将世界最前沿的学术科研带到课堂,将中国最前线的产业实践带给学生。与全球24家海外名校建立合作关系,支持学生对接学术前沿、产业需求、开拓眼界、提升素养。博士生每年对外交流率保持在100%以上,本科生年均交流率超100%。与企业合作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课程与实践训练平台,通过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学生走进企业,共同建设与实施面向产品研发的系列课程。

诚如诸多校友感受到的,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在培养学生时也在推动“两个转变”,从重视学习成绩转变为重视学习效果,从重视知识学习转变为在学习知识、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更重视在过程中提升能力与素养。

文化浸润是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重要特征,长期以来学院通过新教师到“三分部”(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培训、重走“西迁路”等弘扬求是创新的价值追求。学院自建院以来,师生始终亲如一家,将关爱与奉献镌刻到了信电的文化基因中。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 “关爱奉献” 文化也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悉心指导,还在生活中关心他们。尤其是在学院建立之初,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是师生们在“三分部”(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亲如一家。当学生在科研项目中遇到困难时,老师们会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像梁文锋在硕士论文致谢中写到的“项老师(导师:项志宇)领我进入机器视觉的大门,为我准备学习计划,对我进行科研训练,经常是逐行代码地进行指导,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PTZ摄像机智能监控的研究过程中,项老师亲历亲为,项目上的问题经常考究至每一个细节,其严谨治学的作风让我深受感染。感谢项老师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对我的悉心照料。”

从叶培建院士在航天领域的卓越贡献,到段永平在商业领域的成功,再到梁文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与突破,这些杰出人才的成就共同注解了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效。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依托杭州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依靠浙江大学优越的创新机制和深厚的文化生态,通过卓越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为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而且将持续为全球范围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