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大学校长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40余位高校校长围绕“智启人才 产研并举”论坛主题,共同探讨计算机学科赋能“双一流”发展新路径,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和高等教育范式变革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讲话、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唐卫清致辞。论坛主席、浙江大学副校长陈刚主持论坛。
任少波代表学校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成为我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驱动力量。浙江大学多年来持续加大计算机领域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自主培养力度,构建了覆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工智能”及“智能+”人才培养完整体系,汇聚打造计算机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学科整体实力和国际声誉快速攀升。他表示,在中国计算机学会的积极推动下,大学校长论坛成为计算机领域高校管理者、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碰撞思想、共话发展的重要平台,期待与会专家结合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趋势,聚焦计算机学科的未来发展,共同探索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范式、新路径。
唐卫清回顾了“中国计算机学会大学校长论坛”发起和成立的经过,是学会为了更好的服务会员特别是大学管理者搭建的平台,站在更高的维度和视野探讨计算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融合发展。他还介绍了学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感谢广大同仁为学会作出的贡献。
浙江大学原校长潘云鹤、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校长邬江兴、南京大学原校长吕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梅宏,分别围绕“学科大模型的创新”“AI安全问题及可信应用系统研究”“数智化新时代大学变革初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主题作了特邀报告。
大会还围绕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计算机学科前沿科学研究、“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区域发展、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体系建设、新形势下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主题开展专题论坛。
本届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协办。
(文 柯溢能 胡舸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