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学什么专业两年后自己选

浙大首次全面尝试“无专业招生”

发布时间:2006-05-16来源:作者:3999


    核心提示
    
    今年似乎是大学招生方式的改革年。继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尝试面试招生后,浙江大学不久前也宣布,今年浙大招生将“按学院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也就是说,报考浙江大学的学生,无需像以往那样填报“中文”、“国际经济法”、“化学”等专业名称,只需填写“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等学院名称。至于具体学什么专业,要等到大学学习两年后再自行选择。
    
    此消息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招生方式为何要作这样的改革?2006年浙大新生的学习会因此产生什么变化?记者为此采访了浙江大学副校长姒健敏和招生办主任程艺,他们对此次招生改革进行了权威解读。
    
    志愿调查
    
    填志愿选专业
    
    靠的是“想当然”
    
    时近6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几乎所有中学的高三教室里,都早早地出现了“距离高考还有××天”之类的字样。学生们埋头看书,忙于复习,但家长和老师们还有另外一件头疼的事,帮孩子搜集填报志愿的相关信息。
    
    “其实填报志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甚至不亚于考个好成绩。”上虞春晖中学高三某班的班主任何亚波老师告诉记者,他在学生高三开学时让所有学生都填一个自己理想的大学和专业交上来,所有的学生都填上自己理想的大学的名字,却没有填自己想学什么专业。“因为他们根本还没有选专业这个概念。”
    
    准大学生们如何填志愿,“现役”大学生最有发言权。
    
    记者采访了很多在校大学生,当被问及当初怎么选择自己的专业时,很多人都回答:“参照往年的分数线,想当然地填。”也有的干脆回答:“我只负责考个好分数,填什么专业,那是爸妈做主的。”
    
    他们的“想当然”就是将专业名称与职业挂上钩,比如“医学=医生”、“建筑=建筑师”、“新闻=记者”。但有些专业就不是很好理解,比如“热处理”、“城市资源”等等,对一个高中生而言,单从字面上很难判断这些专业学习的内容,“生物”和“生化”专业的差别,一般的高三学生也很难弄清。
    
    即使是家长,有时对专业也不是很了解。孩子在杭九中上高三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和爱人对填报专业基本没什么概念。杨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后,竟要求记下记者的联系电话,希望以后孩子填志愿的时候能够向记者“请教”。
    
    以参照往年的录取分数、家长的意见以及对专业“想当然”的理解,是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时最主要的依据。等到踏进大学校门,真正开始专业学习的时候,很多人发现所学的东西与自己想像的很不一样。
    
    “我们在填报专业时太盲目,所以导致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特长冲突,大学里换专业成了平常的事情。”浙江大学大四学生傅丹辉进大学时是人文学院新闻系,大二时转到了法学院。
    
    记者从浙江大学有关部门了解到,该校2005级有近700名学生提出转专业申请,实际转专业的学生达470多人。
    
    招生改革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
    
    选择理想专业
    
    为了避免高考填报志愿时的这种盲目性,浙江大学对招生进行了改革,从今年起,开始按学院录取新生。
    
    浙江大学招生办主任程艺介绍说,2005年,浙江大学的经济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3个学院开始尝试按学院大类招生,而今年浙江大学共有11个学院按照学院大类招生,招生专业类个数从2005年的83个减少到37个,只有美术类、体育类等专业单考单招。
    
    “比如人文学院,今年的招生名称是‘人文科学实验班’,包含哲学、历史、中文、新闻、信息资源管理等多个专业方向。因为按学院招生在教育部招生名称目录里没有相应的‘代码’,所以我们就借用了‘人文科学实验班’这个代码来招生。同样,理学院的招生名称是‘理科试验班类’,包含数学、物理、化学、心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专业;医学院今年的招生名称是‘医学试验班类’,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等专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今年的招生名称是‘信息工程’,包括信息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
    
    从2006年开始,“转专业”这个说法将被“重新确认主修专业”所代替。在大学学习两年后,各学院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志向和能力,确定专业学习的方向。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重新确认专业实现跨学院、跨系转换专业,还可以在主修某一个专业的情况下,辅修其他学科,甚至完成双专业的学习,将来有更多更好的职业选择空间。
    
    程艺说,按大类招生,对学生来说更为人性化,更加尊重学生自己的志向,“只要条件符合,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理想的专业”。
    
    本科教学将采用3+1模式
    
    据悉,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改革,浙江大学对本科教学的课程结构做了新的调整,采用3+1的教学模式,“3”包括通识课程,大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还有专业课程。
    
    通识课程有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等等,或者是外国语言文化类、计算机基础类等。
    
    大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分四个平台: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和艺术设计类。
    
    专业课程里面有各个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假如一个学生想要成为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要选修这个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还有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有实践活动以及毕业设计等等。
    
    “1”是指个性化的课程,在全校范围内都可以选择。
    
    按学院招生最大受益者是学生
    
    浙江大学按学院招生的办法,让人自然地想起上海两所高校的招生改革。浙江大学副校长姒健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学院大类招生,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过去按专业招生和培养,专业之间有壁垒,学生想选修交叉性的课程就很困难。按大类招生的目的是为了按大类培养,有了公共平台,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搭建自己喜欢的知识结构。
    
    “浙江大学的育人理念就是强调知识、能力、素质都重要,希望学生在学习上能实现“宽、专、交”的要求。”姒健敏说,“宽——就是宽口径,厚基础;专——是对专业学习能更深入,更具有研究性;交——希望知识结构是交叉复合型的。因为这样同学们可以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是既个性化,又有复合型能力的人才,这正是社会最需要的。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可以更好地实现这样的办学理念。”
    
    按大类招生还能对学生产生激励的作用,因为学生需要学会选择,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而且要有能力力争上游,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产生动力。
    
    这一举措对大学教师而言也是个挑战。姒健敏说,按大类招生,学生的自主性强了,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了,所以各个学科的老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课程来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更满意,督促老师们重视教育质量。
    
    姒健敏说,按学院大类招生和培养,真正的受益者还是学生。
    
    影响分析
    
    二次专业选择可增加学习动力
    
    浙大的这项政策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家长、老师以及教育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作为利益最切身的考生和家长,特别是有志于报考浙大的,把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到浙大招生办,询问相关情况,并对该项改革表示了肯定。
    
    几乎所有的高三老师也都对浙大的此举表示肯定,杭十四中教务处副处长范里老师说:“这是个好举措,能够让学生有选择的自由,尽可能地减少了填报志愿的盲目性。”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严进宽出”,学生在大学里学习轻松,少了竞争,部分学生自然免不了会松懈、偷懒。这样,大学教育的质量就要打折扣。浙大按学院招生,学生可以二次选择专业,而第二次选择专业必然会产生新一轮的竞争,竞争则会优胜劣汰。学生面对竞争压力,当然会个个奋勇争先,那么他们的大学学习会比国内其他学校的学生更加充实,专业更扎实,更具竞争力。
    
    冷门学科会不会遭遇危机?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人发出了担忧声音。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一位副教授表示:“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宽’和‘厚’是矛盾的,大学本科只有四年的学习时间,知识宽度加大,必然会导致厚度减小,学生的专业知识可能会得不太扎实。”一位大四学生也认为:“专业学习只有两年时间,那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来讲,时间可能会不够。”
    
    一位工作人员坦言:“学生在不同专业、甚至学院之间换来换去,给学院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一名教育界人士则对学生选择专业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表示了担扰:“学校如果让学生自主分流,必然导致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两极分化。假如两年后选择专业时,大家都要选热门专业,结果必然要按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决定谁能进入该专业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可能会被淘汰下来而‘被迫’学习冷门专业。这样,学生的功利情绪会加重,而一些冷门学科会遭遇更大的危机。”
    
    对此,姒健敏说:“从国际惯例以及我们学校以往学生申请转专业的经验看,学生的头脑比较冷静,并未出现专业冷热两极分化的情况;另外我们学校一些所谓的冷门学科,也是一流学科,就业也不成问题。再说,学校有辅修、双修专业的存在,已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姒健敏告诉记者,学校已经考虑采取相关措施来避免专业分流出现热门专业被挤爆的情况,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的“冷”与“热”,二是适当扩大热门专业的容量,三是全面推进学分制、弹性学制,采用网络教学和自学辅导及教学实验室全天候开放等措施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见习记者 章建森)2006年0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