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听课在浙大  大师论道

李曙光:科学家的名声

发布时间:2009-03-24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周炜11499


    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科学家的职业道德问题,我草拟了一个题目,叫《科学家的名声》,因为我感到我们很多青年工作者对于这个问题的严肃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而且还有侥幸心理。科学家的名声不等于知名度。科学家的名声可以用公式这样表示:科学家的名声=学问+为人。科学家的名声与他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事业以及个人长远利益息息相关:同行合作、成果可信度、研究项目的获得甚至评奖选票等等,都受科学家名声好坏的影响。有时候,个人名声还会影响到集体甚至他人的名声。所以,科学家要追求好的名声,重视名声的科学家不会去做违背科研道德的事情。
    
    科学家群体的名声在逐渐下降
    
    现在的情况看,科学家群体的名声在逐渐下降。我看过一份报告,科学家的职业声望降低。以往的历次调查显示,科学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声望和期望始终排在最前列;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位居第二。为什么呢?科学研究的不端行为逐渐增多;学术泡沫现象日趋严重,经济泡沫会破灭,学术泡沫的危害也是很大的;科技论文数(甚至SCI论文数)大增,但引用率不高;科技论文内容雷同,缺乏创新。这样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而且会误导研究方向。科学家应当是新知识的发现者,而不能仅仅作为为论文的制造者。
    
    现在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近几年科学研究不端行为增多呢?关键在于:第一,科技界浮躁。现在社会追求快速致富、快速成功。这种浮躁的气息逐渐蔓延到了科技领域,相互攀比、急功近利的风气直接侵袭到科学研究领域,使得有些科研工作者逐渐淡忘了科学研究的本质精神,过分追求眼前现实利益,导致一些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第二,科学研究异化。科学研究最初是科学家为了满足个人兴趣和追求真理而从事的活动,不是生存的手段,也不是一种职业;现在的科学研究具有两面性,它不仅仅是人类追求真理的探索行为,同时也变成了一种职业,成为科研工作者谋生的手段之一。这种两重性使得科学研究工作必然与科学家的个人利益相联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科技界也不能“脱俗”,社会存在的某些丑行也会在科技界产生。第三,教育不足。我国对科研工作者知识产权观念和科学研究行为规范的教育不足,更缺乏从娃娃抓起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第四,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目前的科学评价体系过分依赖于简单的量化指标。第五,执法不严。我国在科学研究不端行为的处理上是偏宽的,有些重大事件没有进行法律追究,从根本上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
    
    解决学风浮躁和学术不端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学风浮躁和学术不端的问题呢?我想最根本的是宣传科学精神,严格科学研究的道德要求。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科学家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充分认识science≠business,前者追求真理,后者追求利润。不能把科学研究当生意来做,社会对科学家的道德要求更高。因此,如果科学家不加强个人修养,始终将追求利益作为第一追求,就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
    
    严格遵守科学行为规范。科学研究行为规范是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利益的需要。要遵守科学研究行为规范,防范学术污点。学术污点会对于今后个人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观念教育。我们都知道技术研究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实行专利保护制度,保护技术发明者利益,这是促进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措施。自然科学研究也有知识产权问题,因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也要有激励机制,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实行社会奖励制度,例如国家科学奖、职称级别晋升等等;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是非营利的,它的最高奖赏是社会承认并尊重科学家的知识发现权。因此,使用知识必须引用,不得剽窃,不得重复发表。由于知识产权观念的淡薄,少数人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自觉地抄袭;事先不征得别人同意就引用未发表的数据;以为只要数据是我自己的,抄别人文字没关系等等,都是不道德的科研行为。
    
    我国对科学研究知识产权的认识较晚,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文章署名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科学研究实施的是“吃大锅饭”政策,都署集体单位名称,责任人评奖都说不清谁是主要贡献者。还有一段时期我国期刊不重视文献引用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发表文章时限制文献引用量。现在,多数人开始重视文献引用,但少数人引用文献存在功利化倾向,觉得引用别人文献是对别人的一种恩惠;还有的过度自引、只引自己小团体的、投国外期刊只引外国人的文献等现象,说明我们对知识产权存在许多认识误区。
    
    改进评价体系,质量第一,力戒简单化方法。改进评价体系,一直是大家探讨的问题。首先,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不同,不要一概而论,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两者成果性质不同,评价方式和具体标准也不同。技术科学以及社会公共服务性应用科学研究主要看社会经济效益,如搞油田勘探,只要发现了油田就可以;相反,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新知识,所发现的新知识要通过论文发表,并接受同行的批评和检验。因此,对自然科学研究来讲没有论文不行,简单地看论文的数量也不行,评价还要重视论文的质量,论文中没有新知识还是不行。重数量、轻质量会导致学术泡沫。论文的质量主要看其在科学家同行中产生的影响,看同行在他们的研究中是否正面引用你发现的新知识。他人引用是比较客观的标准,但不同学科不宜作横向比较。需要提及的是,在评价当中,简单依据刊物影响因子判断具体论文质量是不准确的,是一种偷懒的办法,许多重要科学论文并不都发表在Nature、Science上;要防止评价活动中存在重人情、拉关系、官本位等现象;在改进评价体系时还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加强法制,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条例》于2007年正式公布,这是科学研究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实现了克服学风浮躁,惩治学术不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们理应有法必依,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解决学风浮躁和学术不端仅通过体制、环境等外因推动还不够。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科学家还必须加强个人修养。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的要求涉及各个方面,就科学研究而言,科学家应具备6种品格。科学家的声誉(或者名声)是由该科学家的学术水平、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在科研工作中的为人及道德操守共同决定的,科学家要将追求真理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首要目标。有了这一基本目标,这6个基本品格就不难做到。
    
    诚实。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要求,因此科学家必须讲诚信,不能造假,不能作假试验,不能提供假数据,不能删改数据。不能剽窃他人的思想、数据、文字。不能有意不提前人在同领域获得的成果,以便制造原创假象。不能未经同意发表别人尚未发表的数据。不当挂名作者,也不安排别人当挂名作者。
    
    对隐瞒不报不理想数据,实际受惠于别人尚未发表的思想而不提及,类似成果分成几篇发表,在论证工作必要性时不提前人已获得的类似结果,到讨论中才说前人数据与本文获得数据一致等做法,都是“打擦边球”和搞“模糊战术”的投机行为,其实质也是不诚实的表现,它同样会影响科学家的声誉。
    
    认真。探求真理必须认真。科研工作要始终贯彻严肃、严格、严密的“三严”精神。凡是具有良好声誉的科学家或实验室无一不是“三严”精神的典范。
    
    在研究过程中要有严肃的工作态度,严格、小心的求证精神,严密的工作方法,要追根求源,不浅尝辄止、不急于发表不成熟的东西。对待科学争议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为坚持真理不惧权威,也不护短,创造自由探讨、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在学术交流中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成果或项目申请。不做无原则的吹捧,也不做空洞、恶意的否定。引用的文献要认真读过原文,自己不读文献,仅根据别人的引用转引是危险的。
    
    尊重前人工作。现代科学研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向上攀登的,科研人员要尊重前人的劳动和成果。对此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为突出个人成果,有意不引用前人同类成果,或知识产权观念淡薄,应用前人的数据、模型、结论时不引用原始文献。二是将前人已公开放弃或纠正的过时观点作为现实科学争议问题做文章。三是曲解他人文章,提出本来不存在的“伪问题”,然后再进行批判。四是在科学思想或实验工作中受惠于他人时,要在文章中具体说明。感谢他人工作要具体指明他人的贡献,不要笼统陈述。五是不能历史地看问题,用今天的标准要求前人,不能正确评价前人贡献。
    
    要有合作精神。科学家要有合作精神,为此需要克服影响科研合作的3种思想障碍:一是“怕吃亏”。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付出,还要想到自己在合作中的收获。二是“只想当主角,不愿当配角,或当了配角不出力”。实际上当好配角也可在一个领域做出好的工作。三是“只想个人奋斗,缺乏团队精神”。现代科学事业是集体事业。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在受惠于集体和他人的贡献,我们也应团结他人共同奋斗。
    
    要有自我反省精神。不能老子天下第一,老虎屁股摸不得。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专家警惕不要当学霸,学术地位还不高的人不要对批评怨天尤人,成果一时不被别人接受时多想一想学术上的不足,非学术因素不要想得过多。
    
    在科研探索中,我们都是在“盲人摸象”,认识和探索真理的长河是不可穷尽的,我们每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只具有相对性,因此我们不可故步自封。要正确认识“面子问题”,不准批评是保不住面子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不存在不能被批评的特权。能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反省自己的工作,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有所创新,赢得面子。
    
    要有开阔胸怀。不能武大郎开店,容不得高人。要关心、培养和扶持年轻人。要海纳百川,能与持不同观点的人共事。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做一个有良好声誉的科学家;让我们言传身教,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职业道德素质;让我们都来珍惜自己和科学家群体的名声。
    
    (根据在浙大第四期“求是导师学校”的讲座录音整理 未经本人审阅 整理人:周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