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头条

浙大团队领衔攻关“果实品质”科研专项

发布时间:2009-12-24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周炜5360


    2009年12月13日,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果树遗传改良与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项目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启动。项目将围绕“提高果实品质”这一果树产业的核心问题进行技术攻关,提出我国果实品质遗传改良与控制的系统解决方案。浙江大学农学院陈昆松教授是该项目的首席专家。
    
    受农业部委托,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研究团队牵头,在调研了我国果品品质遗传改良与控制技术状况的基础上,申报了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果树遗传改良与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项目。近日,项目获批立项,国拨总经费为2749万元。
    
    “果树遗传改良与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项目将针对我国果树产业长期存在的品质较低这一瓶颈问题,以柑桔、苹果、梨、桃、葡萄、香蕉等大宗果品以及杨梅、枇杷、荔枝、柿等名优特色果品为研究对象,从种质资源、品种选育、品质调控和产品物流与营养等环节入手,应用现代生物学以及医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和食品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相应技术手段,就提高或改善果实品质这一果树产业的核心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应用,提出我国果实品质遗传改良与控制的系统解决方案。
    
    该项目由浙江大学牵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承担。
    
    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研究团队近年来针对我国果树产业中果实品质的相关问题,联合相关学科研究人员,从果实品质形成的资源与遗传基础、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调控以及生物活性物质代谢与功效等系统解决方案入手,就果实品质形成的科学规律、影响因素、发生机制和调控措施以及技术集成应用等开展了研究,在阐明一些有影响的科学理论的同时,也研发了一些提高果实品质和延缓果实采后品质劣变的技术措施或体系。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设立于2006年,是由科技部审核、财政部批复、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的科研项目。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公益性科研任务较重的国务院所属行业主管部门,围绕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组织开展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主要包括: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行业重大公益性技术前期预研、行业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国家标准和行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计量和检验检测技术研究。浙江大学于2008年首获两项资助,分别为农学院华跃进教授主持的“核技术农业应用”和李红叶教授主持的“梨枯梢病防控技术解决方案研究与示范”。

新闻附件:
    
    
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研究团队近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共20余项,以及“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863项目、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948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重大横向项目等。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Planta》、《BMC Genomics》、《BMC Plant Biology》、《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等国际本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了一批系列性论文,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并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受《Horticultural Reviews》、《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和《The Encyclopedia of Fruit and Nuts》约稿发表综述性论文。先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多项,其中“果实采后品质变化及其调控的分子生理机制”获得教育部2007年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研究团队也牵头“中国食品冷链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浙江省农产品现代物流和质量安全创新团队”构建。

(周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