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启真新论

在浙大校园与“戏”相逢

发布时间:2010-04-11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张雷126465

2010年4月9日晚可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这一天,2010年全国高校宣传部长论坛在浙江大学举办:这一晚,又恰逢浙江大学第二届校园戏剧文化节暨“黑白剧社”成立二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开幕,所以,在可容纳千余人的紫金港小剧场座无虚席,全国一百余所高校的宣传部部长们也加入了为浙江大学“黑白剧社”重建二十周年、为校园戏剧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致以热烈祝贺与诚挚祝福的行列。当“宣传”与“戏剧”在校园相逢,尤其是这些“部长”们其中很多本身就是戏剧爱好者,黑白剧社《赵氏孤儿》的倾力表演之中,这些嘉宾对此的印象又是如何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蔡劲松:“艺术对于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尤为重要。”
    
    刚走出小剧场,蔡教授就一连串地吐出了好几个感叹词:“惊讶”,“非常专业”,“意想不到”。蔡教授对校园戏剧并不新鲜,他在北京曾观看过很多专业和非专业的戏剧演出,包括人艺、国家话剧院、中戏以及各个高等院校的戏剧演出。但对于今天的开幕演出,蔡教授的评价非常之高:“这是一次专业程度很高的戏剧演出,我认为不仅在校园中,即便在社会上以商业演出的标准衡量,这部戏也有着很高的水准!我佩服所有演职人员的敬业精神!”
    
    从今天的演出谈开,蔡教授进而说起艺术教育对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他认为戏剧教育不仅对于这门艺术本身有着意义,而且对于个人成长过程中很多素质的养成,比如培养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团队精神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理工科为主的大学,艺术的重要性更大。蔡教授甚至谈起自己当年在理工科专业读书时,各种艺术形式对自己的熏陶与影响。“艺术的各个门类是相通的,戏剧就是一个典型。我从今天黑白剧社的表演中明显看到了这一点。”
    
    对于黑白剧社队员今天的表现,蔡教授更是赞不绝口。尤其是一个细节深深吸引了他,即在演出结束后所有队员兴致高涨地答谢并欢送观众的场面。
    
    “你们不要老局限在校园里嘛,干嘛不到社会上去演?”蔡教授笑着问黑白队员。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陶韶菁:“一言蔽之,相当出色!”
    
    陶韶菁老师对音乐有着特殊的喜好。但音乐的激情无法代替陶老师思考与表达的理性,这在她评价今晚开幕演出的过程中可一览无遗。她用三个关键词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主题、表演、建议。
    
    首先是主题。陶老师认为今晚的主题选材很好,既凸显了中国文化厚重博大的一面,又以西方的怀疑与否定精神对此进行了复杂化处理。其次是表演。“你们每一个演员都使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看出来了。一言蔽之,相当出色!”
    
    但是,陶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建议。演出结束后,陶老师向黑白剧社的队员详细询问了黑白剧社的历史沿革。然后她说出了自己询问的原因:“对于一个像我这样事先一点也不了解黑白剧社的人,我认为开幕式上的表达还是不够。为什么不请到二十年前甚至七十年前黑白话剧队的元老成员来谈一谈,详细而深刻地回顾一下历史呢?也许那样效果会更好。”
    
    说完这些条分缕析的评价与感受,陶老师停了一会,片刻,口中缓缓吐出一句话:“四月,是杭州一年中最美的月份啊。”
    
    安徽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周飞:“大学登过一次舞台,一生中印象都不会磨灭。”
    
    周部长首先对黑白剧社老队员代表的发言表示了无限赞美。然后他表示,一个校园剧社的地位与这所大学本身的地位是相称的。“浙江大学的优秀、浙大学子的优秀与黑白剧社的优秀,密不可分。我发现黑白剧社的队员本身也是浙江大学的精英,成绩优秀,对戏剧有着真正的热爱。唯有此等的人,才能有此等的戏。”
    
    周部长认为,戏剧包含人生,演员在演出过程中可以体验人生,把人生看得更真、更透。“校园戏剧就是为学生们提供各种体验情境,给他们机会,品味平日没有仔细品味过的生活滋味。”所以,大学登过一次戏剧舞台,一生都会有印象。“何况是登过无数次舞台的黑白剧社的队员们啊!”
    
    说完了诚挚的感叹,周部长也提了两点专业性的批评:“第一,戏剧中的对白功底,是对演员最基本的要求。然而今天某些对白,可能离字正腔圆还差一些。第二,个别场次的面光有些弱。”
    
    听到周部长的“抱怨”,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花建锋随之也提出了一个小小的“不满”:“宣传手册上的竖排字,也许不太符合当下的阅读习惯吧?如果能用横排字,颜色亮一些,我几乎要给今晚的开幕式打个满分了!”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