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集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自8月6日播出以来,引发社会各界收视热潮,反响强烈。
我省广大干部群众收看专题片后深受感染,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加深入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持续深化“八项工程”中书写新的答卷。
36个故事、200多个珍贵画面,电视专题片掀起收视热潮
保护良渚遗址、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勉励横店“无中生有”、关心民间艺术……这部电视专题片讲述了36个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的文化故事,其中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珍贵镜头就超过200个。珍贵的画面、闪光的金句,让观众完全沉醉在习近平同志的文化故事中,掀起收视热潮。
据央视索福瑞CSM全媒体数据显示,四集合计全媒体视听总时长达28.3亿分钟,触达4.1亿人次,吸引了众多年轻用户。
千年运河,串起江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安吉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网友“see”感叹:“专题片用二十年对比镜头告诉我们:方向对了,时间就是奇迹!”
专题片中,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的第一个除夕,就在蒙蒙细雨中打着伞踏勘浙江美术馆选址的场景,让宁波博物院院长张亮难以忘怀:“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要增加对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跟随镜头,我们真切感受到习近平同志亲力亲为,推动浙江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水袖挥舞,唱腔袅袅。华美多姿的戏曲舞台,涌动着浙江这个戏曲大省蓬勃的文化活力,构成专题片中一道亮色。台州乱弹剧团团长尚文波被深深打动:“我们剧团创立于2005年,正是‘八项工程’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吹拂,让台州乱弹这个濒危剧种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从濒临失传到四登国家大剧院,20年来,台州乱弹见证了文化的力量。尚文波表示,要以守正创新为魂,走好“民办公助”特色路,为传统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新范式。
“八项工程”为浙江文化铺就长远发展之路
“八项工程”是“八八战略”的文化篇。专题片带领观众循迹溯源,大家深切感悟到“八项工程”为浙江从文化大省迈向高水平文化强省提供了行动遵循,不仅为浙江文化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素材。
专题片展现了文化大省建设谋篇布局的全过程,让时任省委政研室副主任郭占恒再次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超前的眼光。他说:“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为浙江文化铺就了长远发展之路。站在今天回望,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正是这种前瞻性部署让浙江文化建设始终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科学系统阐明了文化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构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四梁八柱’。大笔点染,系统谋划,令人十分感佩。”嘉兴市委书记陈伟表示,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红船精神”为引领,持续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挖掘放大“两个文化”源远流长的独特优势,加快打造更具竞争力和辨识度的高水平文化强市,以市域之窗展示好中国文化之美、浙江风采之优。
“认真收看专题片后,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思考是一以贯之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有着明晰的发展脉络。”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彩莲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发出了“第二个结合”的时代先声,给人以深刻启迪。
“看到习近平同志把‘畲族歌王’蓝陈启编写的歌词细心放到口袋里的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文化被珍视的温度。” 浙江大学学生庄戴千一和一起收看的同学们不时轻声交流。这些温暖的细节,让大家读懂了总书记扎根人民、热爱人民的情怀。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姝和同事们跟随专题片的镜头重温了良渚遗址保护与发展之路。“总书记强调,干工作必须虚实结合,尤其是虚功一定要实做,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感悟总书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让我对这一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王姝说,今日良渚,考古成果丰硕、遗产活力焕发,正是工程化推进文化建设结出的硕果。
“八项工程”给予我们宝贵的财富
“八项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先进文化凝聚力得到全面增强、文化生产力得到充分解放、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文化建设硕果累累,根本在于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化谋划,工程化推进,这是值得我们不断汲取的宝贵财富和经验。
“丰富基层群众文体生活,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一直是习近平同志牵挂的一件大事。”浙江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胡海荣感慨,20年来,浙江围绕建设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体系,不断突破创新。如今,浙江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等指标均位列全国前茅。
“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文化精品创作生产高度重视,亲力推动。”省文联党组书记杨守卫说,20年来,浙江聚力回答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这一命题,持续深化文化精品工程,文艺创作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省文联将坚持项目化系统化推进,深入实施新时代文艺精品攀峰行动,深化“艺术扎根大地”计划,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创作出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正是文化‘八项工程’强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沈敏说,产业的竞争力,本质上是人的精神品格文化的投射。“我们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用文化底蕴赋予城市独特的精神气质与生命力,推动鄞州各项工作向上向善向美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又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的创新发展。安吉县委常委、天荒坪镇党委书记吴博文深有感触地说:“‘两山’理念点绿成金,总书记20年前播下的种子,如今已在余村结出硕果。”
感恩奋进,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
循迹溯源,感悟真理伟力。大家表示,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深化“八项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
“专题片中一个个‘文化兴,百业旺’的鲜活案例,让我更加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伟力。”开化县委书记夏盛民表示,开化将坚持“文化+”的改革创新理念和方法,推动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在盘活文化资源、塑造文化形象、打造文化品牌、加快“文化出海”等方面,创造更多标志性成果。
浙江大学教授陈野看完专题片后感慨道:“‘八项工程’让以文化人理念落地见效。就像总书记关心推动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如今正通过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教育普及等多元路径,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表示,总书记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心和重视,是对我们进一步发展壮大影视剧产业的巨大鼓舞。站在新的起点上,华策将以创作传播全球观众喜爱的华语影视内容为使命,打造国家级大视听产教融合基地,持续推出精品剧集,以爆款IP不断推动文化与产业出海。
专题片中那些沾满泥土气息的画面,这些天一直在文化特派员李霆的脑海中打转:“文化的力量,终要落于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目前他正拍摄制作一部微短剧,把小镇竹编、木雕、戏服等文化瑰宝鲜活呈现给年轻人,让老传统焕新彩,用文化赋能乡村发展。
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深情写道:“今天,我们踏着来自历史的河流,受着一方百姓的期许,理应负起使命,至诚奉献,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浙江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我们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持续推动文化建设“八项工程”走深走实,锚定建成“五个新高地”,创新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向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持续迈进。
(《潮新闻》202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