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下午,浙江大学与衢州市在浙大玉泉校区邵科馆签署市校合作协议,将双方原来以科技为主的合作,拓展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领域。浙大党委书记张曦和衢州市委书记孙建国出席仪式并讲话,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与衢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尚清代表双方签约。
根据协议,市校双方将在衢州市共同实施“1111”行动计划。即建设一个研究院:“衢州氟硅技术研究院”;搭建一个产业发展公共技术平台:“浙江大学衢州技术转移中心暨科技产业园”;围绕“钱江源经济”战略研究、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培育、氟硅新材料、工程装备机械、高档特种纸、高压输配电、新农村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十大领域开展合作攻关;组织实施一批合作项目,全方位促进衢州市经济社会发展。
会上,双方还签订了共建“浙江大学衢州技术转移中心暨科技产业园”、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共同开展文化人才培养和历史文化研究、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与技术协作、医院管理与协作等11项合作协议。此前,自2009年9月市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已经共建了一批联合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等科技创新载体,培育了“红五环”、“永力达”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张曦在讲话中对双方合作提出要求。他指出,要针对市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使浙大优质学科资源与衢州市战略发展领域和重点行业进一步对接,切实增强合作的显示度。要积极引导和带动一批适应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到衢州市创新创业。要进一步加强市校人才互动,组织党政干部、科技人员交流挂职,发动师生深入衢州实习实践。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市校合作的执行力。
浙大党委常务书记陈子辰致欢迎词,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金平介绍了市校合作情况。会议由浙大副校长姒健敏主持,衢州市副市长罗卫红等出席。
(文 高楚清/摄影 卢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