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综合

【和谐校园篇】五载浇灌花向阳 一朝春色倍还人

———浙大“十一五”给力和谐校园建设、提升师生幸福感

发布时间:2011-04-01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韩天高34845


    挥别“十一五”之际,一份真诚的冲动油然,想从心底问问周圈人:您幸福吗?这五年,1825天的43800个小时里,可曾有令您记忆犹新的时刻?您的最大幸福是什么?怀揣这样的问题,记者拿起了电话,推开了房门,在倾听与交谈中于细微处探寻属于浙大人的回答样本。
    
    
居住得其所
    

    “我刚进校工作那一年恰好学校开始为老师们造经济房,真是又盼又怕!盼的是赶快造好,怕的是自己分不到。真不敢想啊,我们一拨年轻人最终也都轮上了。这套房子我2007年选到、2008年住进来的。”
    
    推开学校审计处李雁军老师家房门,简捷明快的装修风格迎面而至。这是一套两室两厅一厨一卫接近90平方面积的户型,对比昔日“俩同事合住一间房,要想结婚再找房”的困苦,李老师满脸幸福的微笑。透过楼层过道窗户,大片花园广场映入眼帘,“围园而作”的港湾家园小区极具书院特征。整个小区面朝浙大紫金港新校区,最大特色就是以年轻人为主的上千户浙大教师在此抱团居住。李老师的孩子刚上幼儿园,片区幼儿园和小学离小区并不远,但学校后勤系统还是专门安排了校车往返接送早晚上下学的孩子们。
    
    发轫于“十五”,推进完成于“十一五”的“450工程”成就了李老师现在的生活。
    
    长期以来,浙大九成以上的教职工住房不到位,正高人员户均68方,远远不达标,而一众年轻人更是无房可言。2002年,学校暑期会议提出,要在4年内自建经济适用房50万平方米,以“450工程”从根本上化解教职工的“住房难”,实现安居乐业稳定局面,并提升人才引进工作住房支撑力度,形成良好的竞争优势。
    
    2006年底,“450工程”基建部分按期超额完成,报收为“470工程”,并继续向“580工程”拓展。2006年3月底4月初,1100余户浙大教职工正式入住“450工程”首个住宅小区紫金文苑,港湾家园、启真名苑等小区也随后陆续配售、入住。目前,全校已有近4200户“分”到了学校“450工程”建设的房子。
    
    截至2009年底,“450工程”暨“580工程”十余个项目建设全部告罄,教职工专用房房源新增近4700套,新增面积80多万平方米,比建设前翻了一番。现全校教职工住房总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户均面积从“蜗居”落后状态一跃达120平方米,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十一五”时期,学校房产部门还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摸索努力,为近4000户教职工代办出了住房三证,另有1400多户的三证即将办妥;同时,向10900余人发放住房货币补贴共计4.726亿元,分别占全部应发总人数和额度的90%和86%。
    
    按照学校下一步计划,跟随形势发展,浙大还将建设新的“450工程”,使安居之福进一步向青年人才倾斜,实现大家“住得上、住得好”的目标。
    
    
忧顾渐破解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浙大爱心基金’帮助了我,是老师们的爱把我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浙大某直属机构的汪老师的气色看上去很不错。2007年底,她不幸患上了血癌。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高额医疗费用,一家人深陷困境。她的父亲打算拍卖著作手稿挽救爱女生命。就在这时,2008年成立伊始的“浙江大学爱心基金”让汪老师看到了希望。
    
    为了帮助因病致贫、因祸致困教职工,浙大于1996年设立了“互助济困基金”。截至2008年,该基金成立12年里,累计补助金额逾28万元,受益教职工250余人次。尽管是雪中送炭,但是杯水车薪。面对物价攀升、特困家庭数量上升、恶性大病患染年轻化等趋势,互助济困基金亟待“升级”,教职工共同应对重大疾病和突发灾祸的防线需要做大筑强。
    
    2005年,浙大一教授英年早逝。学校领导探望其家属时,看着家庭面临的经济困难,指示学校工会务必要千方百计做好工作,促进教职工身体健康,并切实有效地对受困家庭设计实施“体保”。
    
    2006年,校工会成立课题组就教职工帮扶济困新机制的建立展开调研。2007年,校“双代会”代表委员围绕出台互助章程、设立爱心基金作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设立“爱心基金”,也成为学校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期间加以解决的20件实事之一。
    
    2008年底,在教职工自愿捐款基础上设立、省工会下发的大病困难补助金纳入其中的“浙江大学爱心基金教职工专项基金”开始运行,全校6600多名教职工向该基金“注款”46万余元,捐款率逾77%。2008年度,全校共有31人向该基金提交补助申请,25人获补,补助金额共计33.3万元。一年的补助额,超过了“互助济困基金”12年累计补助的总和。
    
    爱心基金成功“接棒”,并创造出以往难以企及的成绩:“互助济困基金”时期个人最多只能补助3千元,现在,“爱心基金”个人最高补助额每年度可达10万元。
    
    2008年度受益者中,就有汪老师的名字。按照基金实施细则,汪老师提出了补助申请,最终获得了总数10万元的补助。在社会各界帮助下,她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医治。现在,汪老师已经能够生活自理,并坚持与老父亲一起锻炼身体。
    
    “女儿患病四个年头了,四年里我们打心底感受到了浙大领导、老师对我们的关怀,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汪老师的父亲,一位著名作家感激地说。
    
    浙大爱心基金隶属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下设教职工、离退休、本科生、研究生四个专项基金,吸收社会和个人捐款,学校也筹集一定数量资金予以支持。其中,教职工专项基金运行三年来已募个人捐款139万元、工会资助80万元,截至2010年底共补助教职工80余人,补助支出总额81.77万元。
    
    “2009年、2010年全校教职工的捐款率分别上升到了80%和90%,但今后最主要的还是解决如何‘往大池子里注水’的问题。离退休专项基金也从2009年开始实施了,所以,紧跟着还要抓紧把本科生、研究生的专项基金推出来,让更多受困师生得到爱心庇护,解除后顾之忧。”浙大工会常务副主席曾广杰说。
    
    
精神在传承
    

    “我有幸成了‘当事人’之一,这次有趣的事件已经过去了五年,今日想来仍然倍感幸福,因为传统文化问题依然是我们每一位浙大人深思的主题。”
    
    说到“记忆犹新”,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志成自然而然道出了一桩五年前他与浙大校歌的“公案”。这是一个颇具文化趣味的往事、片断,它在王教授心里因为思考之深而记忆很新。
    
    时间回到2006年。为了迎接浙大建校110周年,学校提前一年策划、启动了一系列贯穿“凝练浙大文化,传承求是精神”宗旨的活动,唱响校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成分。
    
    七月初,学校推出固定办公电话校歌彩铃,拨机后的“嘟嘟”声被校歌声取代。此举一出,广受同学们赞誉,认为这是一所学校悠久文化底蕴的“一个细节”。不少同学还想把自己的寝室电话和手机彩铃也换成校歌版的。备受关注的校歌Flash大赛、校歌英语翻译大赛等也随之雀起。
    
    浙大校歌歌词是60多年前由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用文言文写的。对此,王志成教授觉得过于艰深,认为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校歌的语言有些过时。他在个人博客上建议重新征集新校歌,保留校歌中的“求是精神”,改用白话。
    
    此言一出,引发热议。浙大学生有在军训期间集体学唱校歌的传统,尽管校歌歌词确有艰涩,但大家还是觉得校歌很亲切,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于是,在校内网络论坛上,一场教授“去歌”与学生“留歌”的激辩升至十大热贴之首。校歌“去留”也引起了社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文言文校歌“火了”。
    
    “我觉得大家把校歌讨论起来是好事情,至少更多的人关注校歌了!”这是王教授当时的想法。
    
    最终,所谓的校歌“去留”之争演变成了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间一场由教职工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唱响浙大”教育活动。
    
    学校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组织举办了多期学唱校歌培训班,指导人人学唱校歌。在人人都会唱的基础上,又先后组织系所基层校歌演唱比赛和全校校歌大合唱比赛,校、院各级党政领导悉数学唱、个个登台,概不例外。
    
    校歌之韵,让教职工们渐渐沉醉其中,大家越学越投入,越唱越动情。活动过后,校歌之深邃在师生们心中豁然开朗,校、院重要会议前后播放或合唱校歌成了惯例,学校还在2007年下半年用校歌里的词句阐释了浙大“求是创新”校训的内涵。
    
    时至今日,回首往事,王志成教授觉得大家当初的讨论和后来的自觉行动带来的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严肃思考:“我们浙大,有着良好的传统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解读以及传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乃至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改造等等,这些都是浙大师生‘求是’精神的体现。”
    
    大力弘扬求是创新精神,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浙大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十一五”时期,学校紧紧抓住建校110周年、西迁办学70周年、竺可桢诞辰120周年等重要契机,环环相扣、层层加码推进文化建设工作:
    
    建立充实校史馆,成立校史研究会,开展重走西迁路主题教育活动,建设浙大西迁文化景点,推进院系文化建设,讨论制定学校中长期文化建设规划,酝酿建造西迁纪念碑和具有求是书院文化元素建筑群……,以传承求是精神、勾勒百年文脉、提炼核心价值为主旨的浙大人“精神家园”建设一路弦歌。
    
    2010年底,从教育部传来好消息,“重走西迁路-浙江大学求是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荣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从毅行获二等奖,到“三农”协会获一等奖,再到这次的特等奖,三届评选中,“浙大文化品牌”划出一根漂亮的上升直线。
    
    人文多关爱
    

    “现在和过去比变化太大了,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天都实现了!”
    
    老家浙江浦江的严震芳师傅是浙大后勤集团一名员工,在玉泉餐饮中心务工已有30年。“十一五”期间,“连升三级”的身份转变让他“想都不敢想”。
    
    2008年底,严震芳和后勤集团另外36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首批领到了浙江大学工会会员证,正式加入到工会组织。入会后他干劲更足,出色的工作成绩让他身份再次刷新:2010年1月,他走马上任第一食堂主任助理。5个月后,浙江大学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严震芳和水电中心王国华作为仅有的两名外来务工人员工会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他们人生的头一回,也是学校“双代会”首次吸收外来务工人员代表参加。
    
    浙大后勤集团面向近6万名师生员工及家属提供后勤服务,其下属单位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后勤集团外来务工人员占到职工总数的75%,达3200多人。“十一五”期间,在试点基础上,后勤集团成功破解了外来务工人员游离工会组织之外的问题,62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加入学校工会,享受到与正式编制职工工会会员同等的政治权利和工会福利。
    
    关爱弱势群体、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后勤集团“少说多做”,生活上一样关心、报酬上一样合理、行政上一样管理的“三个一样”蔚为风气。五年来,体检普查等健康关怀逐步惠及外来工群体,外来工生活住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部分外来工子女在杭就学等难题得到有效缓解,投入32万余元补助困难和生病职工309人次,137名优秀临时合同工转为企业编制合同制职工,多名临时工发展为中共党员。
    
    学校团委张老师这几年里也有一件“没敢想”却做到了的事情,一件幸福之中的幸福事儿。
    
    张老师参加工作后,与女友开始规划结婚大事,一对年轻人渴望着能有一场时尚浪漫的婚礼。2009年初,他们听说在“安居工程”完成之际学校将为年轻教职工操办一场“爱在浙大”集体婚礼,日子就定在校庆纪念日5月21日。这一下子“打动”了他们。
    
    “太有意义了!特别是我的大学生活是与紫金港校区的建成使用同一年开始的,我们俩对浙大、对紫金港真的很有感情。我们毫不犹豫地定下来要参加。”张老师说。
    
    2009年5月21日午间时分,紫金港文化广场围满了停下步履的师生,校歌声刚落,十对新人踏上红地毯,穿过“爱情之门”,走上婚典主席台。校领导为新人证婚,一对对新人互赠爱情信物“结婚戒指”,并集体朗诵诗歌“爱的誓言”,新婚夫妇向父母和领导三鞠躬,把喜糖抛撒给现场师生。在师生们的欢呼声中,一对对新人乘坐上花车启程巡游玉泉校区和紫金港校区,然后在紫金港校区校友林携手植下“爱心树”。当晚,学校在食堂接待餐厅为新人们摆下了喜庆的集体婚宴。
    
    “牵着你的手,一路走下去,事业在浙大的摇篮里蒸蒸日上,爱情在浙大的哺育下日久天长!”张老师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在诗朗诵“爱的誓言”中的这一句。
    
    “我朗诵完这一句后,我们新人们齐声喊出了最后一句:5·21,我爱你!这是最最真挚、震撼的时刻。现场有那么多老师同学见证我们的婚礼,真的很感动!”
    
    关爱是相互的馈赠。当师生员工们不断品尝甜蜜幸福的时候,也不会忘记把爱拿出来分享:他们捐款710多万元帮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受难同胞,他们第一时间向“莫拉克”台风打击下的台湾同胞伸出了援手……
    
    
发展有保障
    

    “我是华家池校区一位博士生,今天第一次登录到贵处网站就查到了我要用的仪器,而且有很多台,真是帮了大忙。同时,也发现了我们浙大原来有如此多的高端仪器。”
    
    2009年9月2日,浙大生工食品学院博士生李冬阳在给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
    
    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浙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大幅度增加。“十一五”前四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新增3.96万台件,新增仪器设备总值10.46亿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新增1517台件,新增总值6.1亿元。截至2009年底,大型仪器中单价10万元至40万元设备、40万元至100万元设备和100万元以上设备,分别为2848台、613台和181台。
    
    根据对国内同类高校的统计数据分析,浙大教学科研仪器总台件数、总价值在全国高校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12月7日《SCIENCE》杂志社论在谈及中国的科研设备时说,浙江大学几乎每一个学科的实验设备,尽管数量上还不够多,但其先进程度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相匹敌。
    
    “十一五”时期,浙大建成了“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逐步建立,资源共享逐步推进,仪器设备利用率不断提高,为教学科研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学校组织开展了实验室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实验室安全管理走向规范。
    
    公用房建设与管理也迈出新步伐。截止“十一五”时期末,浙大公用房建筑面积共约230万平方米,按照教育部关于公用房的统计口径,在12项分类指标中有10项达标,特别是教学用房、科研用房、学生宿舍等指标达到了教育部指标的1.5倍至3倍。在教育部2008年公布的75所院校公用房数据中,浙大公用房总建筑面积第一,生均面积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面均科研经费增长较快,从2006年的1208元/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2040元/平方米。
    
    2006年以来,学校累计调整公用房面积约50万平方米,基本满足了学校院系调整、学科发展、科研快速增长和引进人才用房等需要。其中腾出8万多平方米用房作为发展用房和周转房,共支持了包括“985创新平台”、创新基地、国家实验室、交叉中心等在内的近40个用房需要,有近60个科研项目用房进出。
    
    平安校园和节约型校园建设跨上新台阶。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大力创建,2007年浙江大学获得浙江省“平安校园”称号;2008年通过“平安校园”复查;2010年完成深化“平安校园”建设。
    
    近年来,学校投入1250余万元技防专项资金建成五校区公共部位、学生宿舍、食堂等技防监控系统,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老建筑实施消防改造,投入近百万元专项资金对全校消控系统进行检测维修。开展了以落实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应急逃生演练、安全宣传教育等为内容的校园安全专项综合治理活动,消除了校园安全重大隐患,启动了校园交通智能化管理试点工作,并形成了工作主体、内容、环境三个“一盘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十一五”时期,依托所承担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首批“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示范项目”建设,浙大建成了功能强大的“校园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具有广泛代表性的50幢重点建筑和全校蒸汽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校园供电系统等重点用能系统的能耗以及三个校区近八成的水耗,实现了在线实时动态监测。在能耗监测平台拉动下,浙大节能减排工作在“十一五”前四年成效显著:生均用水总量降低45%,共计节约水费2000多万元;生均用汽量降低约25%,平均每年节约蒸汽费176万元;生均教学用电量、生均生活用电量和单位万元科研用电量,分别下降了3.42%、2.7%和19.25%。
    
    校园信息化建设结出新果实。“十一五”前四年,校内30多个主要公共场所建设覆盖了无线网络,个人邮箱从50M扩大到1G,公共机房服务器托管能力提升到400U。各部门业务系统增长到87个,增长3倍;全校网站数量420余个,增长180%;网络用户数增加到3.5万人,增长75%;在线PC数增加到6万多台,增长40%。建成了全校统一的校园卡,新建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接入应用系统40个。建成了协同办公网系统、电子迎新系统、电子离校系统等一批全校性应用,人事、教学、科研、资产、房产等应用系统不断完善深化,本科生、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向覆盖培养全过程发展……
    
    有安居之福,无后顾之忧,融精神传承,得人文关爱,享发展保障———五年里,浙江大学千方百计化解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困难,不遗余力回应师生员工最向往、最热烈、最深沉诉求,在和谐校园建设方面为师生置办了“五样”幸福。
    
    五年,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但是,刚刚过去的五年,却因时序的唯一和创造的美丽而化为永恒。这永恒,中国用“十一五”定义它;这永恒,浙大师生员工以切身感受到了学校发展带来的殷实而铭记它。
    
    正所谓:五样幸福花样美,四季葱绿求是人;盼春当从打春起,造福自有福伴身。
    
    (韩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