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过往,关注当下,展望未来,务虚也很美。8月27日至28日,浙江大学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相聚在临安青山湖畔,举行为期两天的暑期务虚工作会议,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实施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深入研究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长期愿景与阶段性目标,讨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学校中心工作和党的建设的基本思路。
校长杨卫作主题报告,校党委书记金德水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校领导陈子辰、来茂德、褚健、姒健敏、张土乔、吴朝晖、邹晓东、郑强、任少波、吴平、罗卫东结合各自分管工作作了专题报告,集中体现了学校班子成员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实践和思考。
杨卫在题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思考》的主题报告中,从宏观的角度,阐述浙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背景,基本认识,宏观要素和近期方略(求是新闻网已刊发)。
杨卫在报告中特别阐述了“把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联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他认为,从长远讲,大学的高端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里程碑,并不像一幢建筑物,建成就达到目的了,而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也在与时俱进,评价一流大学的价值观也非一成不变。浙大建设一流大学的决心始终不渝。向前向前再向前,在前进中看世界,更快更高更好。在上升中求发展,这是浙大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浙江大学始终不渝的决心与行动,应以一以贯之地加以实现。杨卫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观要素包括资源、规模、结构、体制机制、改革以及大学精神,我们要在这六个方面着力推进。在2011-2020年的10年中,我们要实现以下三项目标:一是在创新人才教育上引领中国模式,二是学术水平及影响力从世界200位上升为100位,三是全校的物力与财力进入世界百强。
务虚会期间,27日晚上和28日上午,与会人员用两个单位的时间围绕会议主题,就学校发展战略、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学校软实力建设等分八个组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共识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八个小组的代表分别作了大会发言。
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战略,与会人员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的认同、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果”的理念、对“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同高度一致。大家认为,一流大学除了一系列硬性定量的指标外,还应有与学校软实力相关的定性指标,比如社会的认同度和毕业生的认同度。有教授提出,“所谓世界一流大学,就是一流的学生愿意来这里学习,一流的人才能留在这里工作,毕业生能创造一流的业绩,为国家和社会解决一流的问题。”
与会人员认为,浙大管理体制的活力是浙大不断进步的动力,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强战略研究,把这一理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略。有了认识,有了政策,关键要落实,要研究政策机制,把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内化成教师的目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教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而牺牲质量,要提倡“慢科学”夯实基础;更不能以“中国特色、浙大个性”为借口放任阻碍和不利于学校健康发展的现象。
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与会人员认为,如何重构教学文化,是全体浙大人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虽然浙江大学重视教育教学的氛围正在形成,但我们仍然需要研究如何形成积极的激励机制,保护教师的教学热情;研究如何让高水平的科研反哺教学;学校相关的考核体系应鼓励科研和教学的协同;要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大教育教学的投入。尤其是公共教育,德育思想以及文化设施投入要进一步加强,为学生构筑良好的发展环境;学校还应加强研究一流教师产生的机制,关心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浙大一年来实施的人员分类管理已取得了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作用,但目前来看高端教师仍显不足,希望学校支持师资的持续培养与引进。对于年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更多地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注重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使之静心科研,安心教学。同时,与会人员提出了如何处理好人才引进和自身培养的关系的议题,建议学校要更加重视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要文化引人、文化留人,让师生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享受一流的文化。对于人才引进人才的机制,应该更加灵活和多样,不同学科有所区别,权力重心下放,并给予教师更独立的发展空间。有教授提出,鉴于目前浙大不断增长的科研需求,建立充足的专职科研队伍非常有必要,建议建设高水平的工程人才和技术人才队伍,建立技术领军人才的标准,用积极的政策吸引人才、培养人才。
金德水在题为《志存高远、求是创新、科学发展,更加奋发有为地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总结报告中,结合大家的讨论发言,并联系到学校后半年来的学习调研和思考,就战略目标、根本任务、突破重点、支撑保障、党的建设等五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与大家探讨(求是新闻网已刊发)。
金德水指出,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办学发展根本要求,也是全体浙大人的共同夙愿。浙江大学有基础、有能力、有信心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之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当前,对于这一战略目标,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既要积极又要循序渐近地分阶段予以实施和推进,实现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的递进和统一。
金德水强调,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努力实践“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把学校的师资优势、科研优势、文化传统优势、国际交流优势等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要进一步在提高整体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显示亮点,着力寻求“高峰、高人、高地”的重点突破,进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实力和声誉。要进一步着眼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求,在体制机制和资源环境上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要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8日下午,还举行了由全体代表参加的浙江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筹备工作动员会,校党委书记金德水作动员讲话,副书记邹晓东作筹备工作说明。
(周炜 陆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