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教视野

2012高等教育十大关键词(上)

发布时间:2012-12-21来源:作者:1189

每年初,我们都会满怀希望的问自己:“新的一年我会得到什么?”而年末之时,这个问题就会变为“这一年我得到了什么?”对于你我如此,对于发展中的中国高等教育亦然。
    
    2012年,异地高考的话题持续升温、南科大的“转正”让人们百感交集、新任校长的一句承诺成为媒体争先报道的对象,几位大学生猝死于跑道上的悲剧又足以引人深思……而在所有这些关注的目光背后,是社会对高教愈加关注与期盼的眼光。那么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大学究竟得失几许?
    
    我们总结出“2012高等教育十大关键词”,希望通过对这些并不陌生的词汇的梳理,大家可以对这一问题做出更清楚的判断。
    
    ■本报记者 陈彬
    
    关键词一:异地高考
    
    从2012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透露,教育部正在与上海、北京市研究推进异地高考;到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各地在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再到年底北京市教委曾“婉劝”非京籍学生回原籍高考。可以说,人们对异地高考的关注整整持续了一年。
    
    事实上,早在2008年,就曾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问题。如今,4年已过,人们对异地高考的关注度在不断升温,但该政策的核心问题——北上广的异地高考政策依然模棱两可。反倒是围绕政策本身所出现的种种利益纷争愈演愈烈,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深思。
    
    从表面上看,造成异地高考问题的症结主要有二:一是各地高中课程以及高考内容不同所导致的随迁子女回原籍就学、考试困难;二是各地高考录取政策相对不平等导致的利益冲突。然而在这两大原因的背后,则是中国教育资源整体不均的大背景,如果不能解决这一深层次问题,简单的政策调整很难彻底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事实上,这也是相当一部分人不赞成异地高考改革的重要原因。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整体教育格局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趋于固化。在巨大的惯性面前,“伤筋动骨”的改革很难办到。但要解决教育不公问题,恰恰需要全国范围内的资源重组以及对教育观念的重新梳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因此,指望在短时间内很好地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似乎也不现实。
    
    关键词二:协同创新
    
    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随后,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至此,“协同创新”一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应该说,“协同创新”一词并不是2012年才出现的新词,将其归入2012年关键词有两个原因:其一,2012年是实施“2011计划”的第一年;其二,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一大批协同创新中心在2012年相继成立。相对而言,后者要更加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0月,全国高校参与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数量为73个,其内容涵盖从畜牧养殖到导航技术在内的诸多领域。如此数量的中心“拔地而起”,让人们在感叹各高校“高效率”的同时,也不由得担心其间是否有“一窝蜂”之嫌。
    
    稍有科研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不同部门、不同领域间的科研合作虽然重要,但由于各自利益和科研关注点的不同,彼此间要实现很好的配合也并非易事。协同创新中心的出现,从外部架构上为这种配合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但内部的体制机制问题却不是“照方抓药”就可以解决的。虽然在协同创新成立之时,几乎每个中心都会设计一套自己的内部制度,但短时间内仓促完成的机制架构是否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不由得让人产生疑虑。
    
    协同创新固然是高校科研的题中之义,成立中心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如果能够将步伐放缓一些,将问题考虑得更多一点,是否会更好呢?
    
    关键词三:校长承诺
    
    继2011年底,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公开“两不”承诺后,在2012年,又有更多校长在就职仪式上作出类似承诺。
    
    2012年7月、8月间,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董奇、北京外国语大学新任校长韩震在上任伊始,分别对广大师生作出了“四不”、“三不”的承诺。与赵跃宇一样,他们的这种“不做研究,专心做校长”的表态同样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与此相关联的其实还有另一件事情:2012年,教育部曾多次公开选拔高校副校长,年底,教育部更是决定对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的校长作公开选拔。
    
    应该说,无论是新校长的“几不”承诺还是教育部的公开选拔,其最重要的目的都在于力促中国大学校长的职业化进程。对此应该给予掌声,但掌声过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样的做法究竟能否达到最终目的。
    
    校长不从事科研,无非是担心科研会影响行政管理,以及可能挤占他人的科研资源,但校长在职位上的“分身乏术”和“权力膨胀”,究竟有多少是“拜科研任务所赐”,又有多少来自于行政化的制度体系本身,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评判。至于公选校长,相较之前的直接任命,这一做法的确有了很大进步,但公选条件依然由主管部门制定,选拔过程依然由主管部门操控,这样的“公选”距离真正的校长选拔还有多远,人们也自有判断。
    
    关键词四:校庆新政
    
    1952年,伴随着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整,大批新大学由此诞生。2012年,这些学校迎来了自己的六十华诞。加之成立于其他年份,却也在今年迎来校庆的大学,使得2012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校庆年”。
    
    对于校庆,很多人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所学校的“寿诞之日”本应喜庆吉祥,但越来越多的负面报道将校庆与“政绩工程”连在了一起。一份网络调查显示,在如何看待大学校庆的问题上,有79.2%的人认为校庆成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73.7%的人认为校庆成了各类官员、名人、明星亮相的秀场;66.6%的人更是指出,校庆已经成为一场“烧钱行为”。
    
    应该说,将校庆与“政绩工程”连在一起并非源于媒体杜撰,很多学校也在利用校庆大打公关牌、政绩牌,而当众多社会舆论将矛头直指大学校庆时,也引起了一些高校的反思。于是在今年,很多学校在校庆之时出台的新政策,确有让人眼前一亮之感。
    
    无论是南京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序长不序爵”、中国人民大学的“百场社区公益讲座”,还是中山大学的特殊“学位成礼仪式”,乃至于华中科技大学“根叔”深深地鞠躬致歉,都反映出各大学校庆在有意地远离“行政”,回归学术和更加亲民,这种趋势无疑是好的。
    
    曾有学者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如何举办校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大学精神,尽管目前许多学校已有变化,但要真正体现大学精神,还有很多事情得做。对此,我们当然可以关注学校还需作哪些努力,甚至可以质疑一些学校的做法是否属另类炒作。但无论如何,对于一场校友、学生和老师的“集体狂欢”而言,这样的改变已可让人露出些许发自心底的笑容。
    
    关键词五:学生长跑
    
    11月18日的广州马拉松赛场上,两名年轻选手先后倒在终点线前,其中一人为大三学生;此后几天,上海、湖北、江苏多地高校发生学生体测、长跑死亡事件。
    
    类似事件并不仅仅发生在跑道上。12月10日,上海一名大学生上篮球课猝死。
    
    短短一个月内,数条鲜活的生命消逝,这样的惨剧引人深思。然而,引人深思的并不止于此。据报道,在今年的华中科技大学运动会上,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被暂时取消。而此前,西安30余所高校已取消长跑项目。
    
    应该说,大学生体质的下降是绝大多数人都承认的事实,学校在这方面采取一些临时性的措施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一前提必须是“临时性”的,否则便有些“掩耳盗铃”之嫌了,因为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非选择性忽视。
    
    提高学生体质,一方面要靠加强体育课锻炼,另一方面要靠学生的自觉意识。但目前来看,这两者高校做得都不够好,体育课被忽视已是普遍现象,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也大都与电脑游戏为伴。
    
    这样的现象已经在高校蔓延多年,各校一直大呼改变,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也许依然是动力不足,毕竟学生体质好坏与就业率并无太大关系,本科教学评估更关心的是学校有多少块操场,而不是有多少学生能跑完1500米。
    
    视线缺失必然导致学校的改革乏力。或许相关部门应该转变一下观念,就业市场重视一下未来员工的身体,要比运动会上少设一两个项目对学生的益处更大吧。
    
    《中国科学报》 (2012-12-19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