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现场  现场

《求是魂》在京首演

用艺术再现高尚的心灵

发布时间:2013-05-04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潘怡蒙5759

5月3日晚,“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项目之话剧《求是魂》的北京首场演出在北航晨兴音乐厅进行。“‘求是魂’演活了竺老先生这个人,也演活了他所要诠释的对科学的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宋宝珍在观看完同学们的演出后说。
    
    《求是魂》共四幕九场,通过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真实故事,表现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的坚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而求真的科学精神。整部话剧截取了竺可桢一生中的若干片段,从竺可桢早年在北极阁捍卫中国的气象主权开始,到抗战期间,不畏艰险,带领浙大师生辗转西迁办学,再到耳顺之年,接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奔波大江南北,万里躬行,创造了中国气象事业的辉煌,乃至为新中国科技事业规划蓝图……以散点式结构方式,反映了竺可桢对中国科技、教育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这个剧本我和同学们来来回回一共改了6回,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将800多万字的竺可桢日记看完了,”《求是魂》编剧之一、浙江省文联编剧作家张霁说,曾经为了一段15分钟的剧目,不惜花掉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反复修改相比。编剧小组在翻阅竺可桢相关的资料,访谈了竺可桢的家人亲属后,渐渐了解了竺可桢这个人物形象。“他是个外表‘冷淡’,但内心起伏比较大的人,我们就想通过一些事和人去与他的心灵‘摩擦’,把他内心的起伏表现出来。”
    
    “你看它像不像日晷?”《求是魂》总导演桂迎老师指着台上专门搭建的旋转舞台说,竺可桢就像是日晷中心的那根针,坚定着“求是”的信念。“当然它还有其他几层意思,一是代表着时间的变迁,也预示着西迁的时间;二是代表时代的烙印,这就是为什么用老木头去做。”
    
    在近两个半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来自北航和中科院大学、北师大等高校的800多名观众不时送上阵阵掌声。接近尾声,当晚年竺可桢站在他一生追求的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求是”大字下,当他的爱人、同事和学生呼唤他“藕舫”、“先生”时,台下的观众更是给予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北航大二学生张雪如边看边用纸巾擦着眼泪,“以前对竺可桢没什么印象,看了这个话剧后,我想我会永远记得竺老先生,也感受到了科学精神的所在,”张雪如有点不好意思的说,“真庆幸我能来看这场话剧,本来还想中途去办其他事情呢。”
    
    宋宝珍是我国话剧界著名编剧,她是慕名前来观看《求是魂》的。“我看过很多浙大黑白剧社的作品,比如《迷城》等,印象很深刻,”宋宝珍说,她是浙大人的媳妇,再加上一直在负责全国大学生戏剧节的活动,所以浙大的演出自然不会落下。“同学们在表演上虽没有多少激情澎湃的台词,但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显得平实而质朴,反而更打动人心,而想做到这一点,对于学生演员来说是很难得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平和宋宝珍一起来观看了演出,他说,“如果用专业的眼光看,可能有些同学的表演还略显稚嫩,但这又有什么关系,他们演得很自然,状态很好。提个小建议,如果能把耳麦换成在舞台垂挂的吊麦,或许孩子们能更好的驾驭他们的语言。”
    
    竺可桢先生的三儿子竺安和他的夫人也受邀观看了演出。现年83岁高龄的竺安先生是我国化学领域的科学家。《求是魂》的剧本他看了多遍。“总得来说,剧本还原了我父亲的本色,没有夸张,”竺安先生说。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是由中国科协发起的科学家主题宣传活动,旨在通过师生演校友、师弟师妹演学长的方式,塑造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展示共和国脊梁的光辉业绩、崇高形象,引导广大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宏伟事业中来。2012年,北大、清华、上海交大、浙大、地大(武汉)和中科大作为工程启动的首批高校。4月26日晚在清华大学上演的《马兰花开》,标志着项目汇演正式拉开了帷幕。
    
    演出前举行了短暂的《求是魂》北京首演活动启动仪式。中国科协副主席程东红、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任少波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申维辰、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程基伟等出席,仪式由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王春法主持。
    
    (潘怡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