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现场  现场

故事里的人和故事里的事

《求是魂》戏里戏外

发布时间:2013-05-08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潘怡蒙3612


    《求是魂》在北京连演了三场,这对学生演员们来说,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戏里戏外,都是一个考验。
    
    
“依据我们经验,最后一场演出,对于学生的体力来说是个考验。”《求是魂》总导演桂迎说,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完美地演完所有场次,她在每天下午的排练结束后都会落下一句“狠话”,“不许出去玩,在寝室给我好好休息。”
    
    
5日下午2点整,所有演职人员各就各位,进行最后一场排练。“你的动作太紧”,“再放开点,你转身后过去一点,不然挡住别人的脸了”,“你对这句话的处理要再坚定一点”……排练现场,每一个演员又一次认认真真地将自己的角色都“过”了一遍。
    
    
黄毅伟是浙大2009级控制系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小平头、壮实。在《求是魂》中,他饰演的是一个小角色——司机,在整场戏中,只有5分钟左右的戏份。“当时拿到剧本的时候就感觉这个角色挺‘二’的,有点愣头青的感觉。”黄毅伟自嘲地说,“可能桂老师认为我比较‘二’?”说完,自己也笑开了。不过,虽然演的是小角色,黄毅伟却不敢怠慢。为了演出司机的“二”来,他在校园里找到好些参照对象。“浙大那么大,总有一些人是比较‘二’的,看到这样的人,我就会悄悄地跟上去,模仿他的动作,观察他的神态。”黄毅伟说,现在自己已经越来越“二”了。
    
    
饰演马一浮先生的是浙大航空航天专业的二年级研究生满溢。满溢说,“其实想把马一浮先生的神韵演出来是很难的一件事,起码我现在只能达到的状态是看上去很像。”
    
    
戏里,有一段专门讲述马一浮先生创作浙大校歌的场景,需要演员将“大不自多 海纳江河 为学无际 际于天地”用自己诠释过的感觉表达出来。“就这么四句话,我倒是想了很多,因为以前没有细想过校歌是什么意思。”满溢说,自己学着设身处地地猜测当时马老先生创作这首校歌时的灵感所在。“对我自己冲击最大的还是论道的那一段,与竺校长谈论西方教学和中华传统教学方式之间的优劣,让我也在思考目前的教育现状和目的,我们不能一味说西方的教育就都是好的,而摒弃了我们传统的一些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下午5点,距离正式演出还有两个小时,演员们开始吃饭。“吃完饭的同学赶紧来化妆。”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的王雯婷,毕业于上海艺术学院人物造型专业,是《求是魂》的造型设计师。“在26个角色中,最难的还是晚年的竺可桢,我们反复地对比了竺校长晚年的几十张照片,觉得目前出演竺校长的演员从基本轮廓来说还是挺像的,最不像的是嘴唇的部位。为了达到‘像’的效果,我就往演员的唇部打上白色粉底,强化造型效果”。
    
    
正与王雯婷聊着,饰演青年李政道的社科大类的大一学生任帅一屁股坐在了化妆镜前的椅子上,连声喊着“累死我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一幕戏需要他们砍伐红柳树,这得需要展示他们的“肌肉”。“我们一边做着动作,一边还紧绷着‘筋骨’,这样才能看上去像干活的人。”任帅说,幸亏是王老师在我们的胳膊上划出了“肌肉”,不然,大家都是白白胖胖的,怎么样演都是不像的了。
    
    
晚上10点,《求是魂》最后一场演出,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桂迎老师说,历时一年的筹备和演出,对于浙大的同学来说,就是一场精神旅程,应该会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潘怡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