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34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发布时间:2015-01-10来源:钱江晚报作者:记者 章咪佳2824


    给汽车装个“中国脑”
    

    
奖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获奖团队:浙江大学吴朝晖研究团队
    
项目:汽车电子嵌入式平台技术及应用
    
    
汽车的发展在经历了机械时代和电气时代之后跨入了以高效和环保为主要目标的电子时代。汽车电子技术是跨入这一时代的关键手段。与德美等国相比,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特别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存在巨大差距,自主可控的嵌入式平台是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
    
    
经过13年的方法研究、技术突破,研制成功汽车电子嵌入式平台,实现了关键发明在国内首次规模应用,三年实现新增产值14.98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500余亿元,大幅降低了汽车企业开发成本,增强了汽车电子嵌入式平台的自主可控、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个80后成员占了90%的团队,敢想敢做敢拼,发明了三项系统性的汽车电子核心技术,取得了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形成1项国家标准、12项企业标准。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指标国际领先,推动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本报通讯员 陈国利)
    
    
真正把污泥变成宝
    

    
奖项: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团队:浙江大学严建华团队
    
项目: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严建华教授是全国很有名的“垃圾”教授,20多年来,他致力于废弃物处理研究。今年严建华团队的获奖项目,就是一个和废弃物扳手腕的工程。
    
    
严建华团队做的这个项目,就是要把污泥干化后,转化成为可用的燃料,然后通过高效清洁的方法焚烧处置,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能源化。
    
    
通过工艺技术的创新,团队实现了污泥中水分从80%,可以干化到40%、30%,甚至更低。焚烧后的污泥体积减量可达90%,剩下的飞灰可以被综合利用,制成有用的建材产品,实现完全的资源化利用。
    
    
这个项目已与国内产业界的龙头企业如天通吉成机器技术有限公司、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快速地实现了产业化。目前,该团队研制的污泥干化焚烧设备在全国16个省市已推广应用110余台(套),市场占有率超过70%。利用该技术体系,每天处理污泥12600多吨,近三年产生经济效益近40亿元。(本报通讯员 孟佳韵 陈国利 本报记者 章咪佳)
    
    
肾脏替代一体化治疗
    

    
奖项: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团队:浙大一院陈江华团队
    
项目:终末期肾病肾脏代替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终末期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患者主要依赖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三种肾脏替代治疗手段。
    
    
“我们团队历经31年系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治疗技术突破,建立了一体化治疗体系,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肾脏病中心主任陈江华教授介绍说。
    
    
陈江华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建立了以肾移植为核心,以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为辅助的肾脏替代一体化治疗体系,实现了从单一技术为治疗手段的医疗模式转变为以病人利益和疗效最大化为目的的个体化医疗模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陈江华团队迄今共完成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10447例,患者10年生存率达到82.2%,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仅用一滴尿液来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排斥,准确率分别达到94.1%和96.9%。(本报通讯员 王若青 王蕊 本报记者 章咪佳)
    
    (20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