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物中淘到“黄金”浙大任其龙教授的项目今天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发布时间:2019-01-09来源:杭州新闻作者:胡信昌 樊畅270

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药,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大自然。在“救命药”抗癌药中,更有高达70%来源于天然活性物。获得制药原料,对医药行业是基础中的基础。

不过,国内天然活性物质分离制造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差巨大,受到专利与技术封锁,高纯活性单体90%以上依赖进口,严重制约我国新药创制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

2003年,当浙江东阳一家企业找到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任其龙寻求帮助时,以他为第一负责人的“天然活性同系物分子辨识分离新技术及应用”项目也就此萌芽。

任其龙说,“制药原料被国外垄断,卖与不卖、卖什么价全凭他们说了算,‘卡’脖子,这样真的不行。”

任其龙团队针对天然活性同系物分离存在的科学和技术难题,经过十余年科研攻关,建立了天然活性同系物分子辨识分离新方法与技术平台,并成功投入产业化应用。从此,我国天然活性同系物高纯单体制造在世界赛道上实现“变道超车”。

全球有肝功能不全患者高达2亿。活性维生素D3是肝功能不全患者治疗骨质疏松类疾病的主要有效药物。然而,制备活性维生素D3的核心原料甾醇长期受到外国企业垄断。

任其龙团队在深入研究羊毛脂的加工利用过程中,发现了制备活性维生素D3的新原料24-去氢胆固醇,一旦提取成功,既不被国外企业“卡脖子”,又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但是,24-去氢胆固醇与十余种甾类同系物共存,特别与胆固醇分子结构极为相似,差异小于百分之一,要将两者分离极具挑战。

“就像从两个样貌完全一样、身穿同样衣服、体重相差仅1公斤的双胞胎中选出特定的一个。”团队成员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员杨启炜打了个比方。手拉手的几个亲兄弟,其中一个可作药物治病救人,其他几个却没有药效,甚至危害人体健康,辨别并分离提取它们难度很大。

在不断试验情况下,团队发明了弱极性甾类同系物分子辨识萃取分离关键技术,首创了从羊毛脂中分离制备24-去氢胆固醇的全流程工艺,从原本当作废弃物丢弃的原料中,提取制备出几乎与黄金等价的宝贝,大大提高其“含金量”,实现变“废物”为“黄金”。

经过团队的技术攻关和潜心研究,这个项目的生产线在一家生物制药上市公司落地,在国际上率先实现24-去氢胆固醇的工业化生产。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有了这项技术以后,全球最大的维生素生产商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放弃了所拥有的活性维生素D3生产路线,直接采购了我们的产品,并签订了长达十年的采购协议。”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利用这项新技术,科研团队还在高效提取大豆和蛋黄中含有的卵磷脂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技术突破。

任其龙团队的脚步仍未停歇。分子辨识萃取分离技术的应用潜力正在我国医药化工、轻工食品、资源利用等诸多行业崭露头角,贡献力量。


杭州新闻2019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