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风采

【大咖有约】刘斌:考古不仅是“挖宝”,更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扇窗

发布时间:2021-09-28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卢军霞 吴雅兰 柯溢能 卢绍庆2339

【编者按】

20209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在这其中我们浙大人能做些什么呢?本期“大咖有约”我们邀请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刘斌为我们解读考古学的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

 

考古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主要是依靠考古成果来建构的。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得由考古工作被世人所了解。


考古百年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如果以仰韶文化的发现为起点,今年刚好是中国考古发展的第100个年头。

“这一百年来,中国考古工作主要做的就是寻根文化,构建中国文化体系。”刘斌说,经过一代代考古人的努力,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文化谱系得以确立,比如,长江中下游的环太湖流域属于一个区块,山东泰山周边是一个区块,四川盆地是一个区块等等,而且每一个区块的文化都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八千年前,其中浙江的上山文化距今已有万年历史。正如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所说,中华文明的发展模式,就是古文化、古城、古国这样串下来,五千年甚至一万年来没有中断过,“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已经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而且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

但是长久以来在西方学术界,中华文明只被认定在3500年左右。“原因就是西方学者认为金属的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比如,埃及在距今5000年的时候已经有了青铜器,而我们那会还在使用陶陶罐罐,金属要到夏代才出现。”

缺失的1000多年怎么补上?良渚古城给出了答案。从大量贵族墓地、精美玉器的出土,再到古城墙、水坝等大型工程遗址的发掘,良渚古城作为一个国家级文明的脉络渐渐清晰起来,西方学者在实地考察后确认,良渚文明是存在于5000年前的文明。201976日,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先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超前的智慧让世人感叹,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也得以证实。

作为良渚遗址第三代考古领军人物,刘斌在良渚古城的发现、保护及申遗工作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认为,良渚古城的发现和申遗成功,不仅仅是把我们国家的文明史推进到了5000年,证明中国与埃及、西亚和印度是同步进入文明时代的,而且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文明体系,“青铜和玉器只是不一样的物质形式,其代表的文明发展程度其实是旗鼓相当的。不是一定要跟西方模式一样的才是文明,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发展脉络、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 


考古不仅是“挖宝” 更要增强文化认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老百姓都觉得考古挺神秘的,有的甚至跟一些小说联系起来。近年来,随着一些文保类电视节目的出现,又掀起了一股文物热、考古热。

“考古的产生就是为了追寻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都想知道自己的祖先,知道人类社会的过去。这种好奇心使得考古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与此同时刘斌认为,今天发现了一个什么最早的,明天发现了一个什么最大的,只是考古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考古工作不仅是“挖宝”,更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扇窗口,“考古更加关注的是当时人类的生活状态,他们吃什么,用什么,那时候的气候条件、环境资源、社会形态是什么样的,这个地区的人群怎么跟另一个地区的人群互动,这样才能全面立体地还原整个历史面貌。”

在考古界有句话说,考古工作是替古人说话,而“说话”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学习了好多遍。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习总书记说,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那么,历史发展规律是什么,历史正确方向又是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相信考古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刘斌看来,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不仅仅是那些“宝藏”,更存在于我们代代相传的语言文字上,存在于我们遗留下来的建筑风貌、饮食习惯、民俗民风上,这些由考古学和历史学等研究揭示出来的传统文化能带给我们强大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我们的文化独立性和民族凝聚力。

“习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我想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提高全民的意识,对于历史发展和文化根脉的基本认识。”

为了向全社会普及考古知识与遗产保护理念,刘斌在考古研究之余,也在科普工作中投入了很多心力,除了积极参加考古主题讲座、参与录制中央台《开讲了》及《考古公开课》等栏目外,还执笔了国内首本良渚文化主题童书绘本《五千年良渚王国》,“科普这条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大家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而不仅仅是关注挖宝鉴宝”。

同时,刘斌认为,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上,我们还要重视考古工作的国际化发展,普及世界各地的相关历史知识,“彼此了解,才能建立良好的互动与合作关系。”

 

考古充满未知 需培养不断探索的精神

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刘斌30余年如一日奔走在考古一线,除了良渚之外,他组织参与了浙江多项重要遗址的挖掘工作。面对考古人才紧缺的现实问题,刘斌认为要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刘斌加盟浙大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努力筹办考古学本科。他和同事积极为学校申请考古资质,设计教学体系,并通过与考古界的对接合作引入多方资源,助推考古学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上世纪80年代就办了文博专业,这几年我们又成立了艺术与考古学院、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刘斌说,考古学是一门文理交叉的学科,像遥感考古、探地雷达、文物脱水等工作都需要理工科专业知识和技术,“考古既有古老的一面,又有着日新月异的一面,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碰到什么就要学习什么研究什么,非常需要复合型人才。”

不少人觉得考古工作很辛苦,但在刘斌看来,野外工作虽然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却是充满活力和乐趣,“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已有的固定的,而是一片未知,新鲜感十足,做的时间越久越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也就不会觉得辛苦了。”

刘斌说,考古学研究需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培养不断学习的探索精神,“当我们面对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人类历史的时候,不由得会心生敬畏之心,感叹生命的顽强和奇妙,还有很多未知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

  (文 卢军霞 吴雅兰 柯溢能/摄影 卢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