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手机版栏目  报道

“2025新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会”暨“2025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协作机制年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5-11-24来源: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作者:查蒙 15

11月22日,“2025新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会”暨“2025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协作机制年会”在杭州举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双向赋能。

浙江大学原校长潘云鹤院士、杨卫院士出席开幕式。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谭方正,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课程教材与实验室处处长刘永强致辞。

谭方正指出,历经21届的新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会始终聚焦教学成果的交流与改革实践的研讨,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向同行,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产生出色成果。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高等教育出版社始终深耕教材出版,以精品教材铸魂育人,开辟全新赛道,以数智融合重塑教育,搭建交流平台,以开放生态共创未来。未来,将推动共建课程教材与实践教学,共享优质资源与创新案例,共同引领未来的栋梁之材,让教学改革的成果惠及千校万人。

吴健介绍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协作机制是2024年在高教司指导下,浙江大学联合24家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教育单位发起的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交流平台,在今年11月8日“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升级为“全球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协作机制”。近年来,浙江大学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实施“浙江大学教育教学人工智能进阶计划”(AI STEP),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从掌握知识、训练能力、创新创造、进阶提升四个层面,构建一条从“会读书”到“会创造”的人才培养路径。

会上,发布了教育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101计划)核心课程“人工智能引论”数字教材、智慧慕课、英文版教材(预发布)等系列成果。该课程由浙江大学牵头,教育部计算机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所在的15所高校共同参与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覆盖全国20个省份近百所的学校试点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教材研究)联合推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通识系列教材及高等学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系列教材等重点成果,以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

潘云鹤、杨卫、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徐晓飞,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周傲英等作主旨报告。

活动由浙江大学承办。浙江省教育厅、浙江大学、教育部教指委、高校协作机制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专家、教师代表等参加。

(文 查蒙 图片来源于活动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