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在自家窗台种出能吃的彩色水稻,浙大水稻专家把农业玩出了新花样

发布时间:2020-12-04来源:杭州日报作者:方秀芬 彭影彤 柯溢能1479

每人泡了一杯补铁的血米茶,欣赏花青素的颜色,品味稻米的芳香,热腾腾的暖流从味蕾汇进心间……这样的课堂,好“玩”又好“吃”,知识性趣味性并举,将长长久久留在学霸的记忆当中。

这课名叫农艺实践课,主讲人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应用科学系主任吴殿星教授。红遍大江南北的彩色水稻,正是吴殿星研究团队的神笔之作,把粮田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让水稻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用创意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用科技创新助力农村农业大发展。

彩色稻长在田间地头,还要种到千家万户的阳台

在余杭的永安稻香小镇中,以五彩水稻为笔,绘出一幅幅“长”在泥土里的画,像憨态可掬的老鼠怀抱一颗大米、展翅欲飞的喜鹊衔来稻穗;在嵊州水稻新品种大会现场,以彩色稻描绘稻田里的“两山理论”,绘制全面小康下的美丽乡村,寓意丰收金穗的稻梦空间……

吴殿星将彩稻作品用图片一张张展示出来,同时,他语速飞快地介绍了彩色水稻。他说,简称彩色稻,是指叶色、穗色等为常规的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鲜艳的水稻,种植时主要是施用生物农药和绿色肥料,除能观赏外,产出的稻米可食用。   

彩色稻,不仅稻叶、稻芒是彩色的,米也有缤纷的颜色。吴老师一边用课件向大家展示浙大粉彩禾、黑彩禾,一边拿起桌上的黑米,让同学倒进玻璃杯。几粒黑米弹跳入杯底,灌入温热的水,便看到美妙的紫红色缓缓绽放,以紫黑色的米粒为核心,在热水中袅袅升腾起姹紫嫣红,逐渐蔓延扩散到整杯,在光下呈现出动人的酒红。

“这就是天然花青素了。这是我们专门培育的黑米品种,不但抗氧化的花青素含量很高,而且还富含可以补铁预防贫血的营养元素,故叫血米茶。”吴殿星颇为满意地介绍着自己的实验成果,自信的眼神正对上同学们的惊奇和赞叹。

作为水稻专家,在吴殿星眼里,水稻不仅是粮食,还可以促养增粮、净化水质、预防控制糖尿病等特殊疾病,甚至美化城市。彩色稻不仅要种到田间地头,还要种到千家万户,种到一方方小小的阳台上。

“这就是以迷你彩稻讲述吃饭的童话故事。” 吴殿星微笑着将他的科研计划娓娓道来,脸上带着孩子般的纯真,目光真诚坚定,“我们实验室花了很大力气,正在把彩色稻做成迷你的、手掌大小的株型。” 吴殿星的设想是,彩稻童话故事以玩具形式呈现,一个由种植盒、营养土和几粒彩色稻种子组成的小玩具。

“迷你彩稻”预计未来2年来内面世,到时,家家户户的阳台便能做起微缩农业,孩子们可以在窗台以观赏愉悦的方式观察种子发芽到成熟收获的过程,近距离体验“每天吃的大米是怎样长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小微农场主们还可以将彩色稻设计成不同图案,在自家阳台种出一个个心仪的故事、享受质朴的中国风童话。

顶着冷风,踩在田间观察彩色作物栽培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农艺实践课的特色,犹如鸟儿的翅膀缺一不可。

下午2点多,站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大西区的试验田旁,凛冽的寒风在耳畔呼呼地叫。顶着冷风,吴殿星教大家观察一个月前种下的彩色大麦和红皮萝卜。同学们纷纷找到自己当初种下的一方小田地,认真地观察从一颗颗种子坚韧地生长而成的、青葱挺拔的小小麦苗,严谨记录下本组、不同组的实验数据。

“萝卜红皮白芯、爽脆多汁。”脸色黝黑的吴殿星随手拔出一个红萝卜,擦拭几下后豪爽地啃下,也请同学们品尝,体验农作物的口感。

观察完彩色大麦和彩色油菜花的生长状态,师生又来到一大片空旷的泥土地前。吴殿星掏出一幅彩色设计图——原来,适逢浙江大学农学院110周年院庆,吴殿星的团队将在这里,用彩色大麦和彩色油菜花绘下农科人对学院的真挚祝福。这幅画非常特别,充分利用两种作物的生长特性,前后期会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色彩,前期是彩色大麦的叶片颜色,后期则是彩色油菜的鲜艳花色。

图案怎样设计、如何划线布点、如何播种、如何栽培管理,吴殿星一边带着大家在田间穿行,一边把彩色作物的落地过程精彩道出。大家手捧着粉彩禾、黄彩禾集成的稻束,像是捧着美丽的手花,在稻叶的清香和稻米的芳香里聆听着吴老师生动的讲述,了解大麦耐冷、油菜春化特性、学习作物在不同生育期的生长习性。

思政新语

主要讲述从功能特色型农作物新品种设计的源头研发,实现农业创意应用,通过农旅结合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开发,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

思政点睛

以功能特色农作物为有效抓手,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

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

农村有广大的市场、广阔的投资空间。如何拓展农业多功能,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吴殿星团队步子迈得比较快,他们近几年已在国内外率先选育审定系列功能及特色农作物新品种8个,其中适宜创意农业发展的彩色新品种3个“浙大粉彩禾”、“浙大黑彩禾”和“浙大银彩禾”。 而这些品种,已作为全国各地农旅结合的重要抓手,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的建设,为新时代新农科的建设树立了标杆。

先行试验彩稻的云南宜良耿家营乡河湾村,现在已是美丽的“网红”村,每年的游客超10万人。其实,创意农业,不仅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还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像好看、好玩的一只创意农产品礼篮1000元,种植香水百合鲜花亩效益达10万元,一盆创意盆景可以拍出60万元的天价。培育一个在全国有影响的创意农产品品牌,能形成一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创意农业龙头企业。

“创意农业具有‘养眼、养胃、养生、养心、养智’等多种功能,在未来仍将是促进农业优化转型、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吴殿星说,政府层面应该把握好本地区农业的创新点及合理的推进度,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扶持推广特色创意、借助博览会或嘉年华进行集中推广,将资金用于农民创意与实际销售的转化上,以进行引导性支持为主。农民应更加注重独创性的挖掘,把握供给侧改革与耕种轻简化的大方向,不盲目跟风,结合地方特色与文化及实际消费痛点进行创新,多重考虑产品、渠道、理念,注重服务及项目的多样性,将地区特色充分转化为经济效益。

而实际上,农业创意的目的在于先聚集人气,让人有机会了解好的农产品,让简单的生产购买变成生产、生活与生态融合。当然,这也势必会倒逼现代乡村生产出优质绿色及个性化需求等优新特农产品,形成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农业氛围。

“未来农业的魅力在于创意、跨界或融合应用。”吴殿星说,加快创意农业发展,关键在于要有源头的创新技术,包括满足供给侧改革需求的多元化新品种、适应农业现代化及集约化生产技术等,而对乡村来说,需要与时俱进的观念与理念更新来接受。

感悟分享

浙大应用生物科学大三学生陈霄雨:

挖掘农产品的新性状,讲好农产品的故事,在提升科技附加值的同时促进农旅结合,不但能让旅客“看得乐、吃得香”,更能让市场为科研买单。而作为新一代农科学子的我们,更应着眼乡村、心系农民,让科研孕育的产品落实农田,扎根实际,真正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浙大应用生物科学大四学生刘臣涛:

今天我们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地的走访了解到我们目前的农业发展不仅着眼于让人民吃得饱穿的暖,而更要立足于农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浙大应用生物科学大四学生黄茜蕊:

通过这堂课,我对创意农业有了更清晰具象的认知,具有吸引力的创意往往是在人们熟悉的材料上下手,赋予其新功能富有新活力,像培育出有色稻秆长芒的水稻可以装饰花束,课堂上老师举的一个个例子给予我很多的启发。而作为一名农科学子,未来我会继续深造,学好专业知识,掌握科学技术,同时关心当今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争取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三农。

浙大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大四学生刘畅: 

农艺实践课程的魅力在于让我们看见了农业领域产学研结合的无限可能。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农业可以突破传统界限,可以更加的丰富多彩,可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完美结合。作为农科学子也当勇立潮头,努力构建理论-科研-实践的桥梁,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杭州日报》2020年12月1日